说到如今的潼关,可以用很多的关键词来说明。比如三河交汇、黄金、美丽乡村等等。可如果说起以前的潼关,这关键词就会简单很多,那就是战争。

自东汉末年立关以来,无数的战争孕育了潼关独有的文化,以至于如今潼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大多带有战争的印记。潼关五虎张高跷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广泛流传于我国的一种民间舞蹈,高跷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据《列子·说符》中《兰子献技》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以双枝长倍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弄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这段话是说在宋国有一个会杂耍的艺人希望能够为宋元君表演,宋元君同意了,并让他当众表演。于是这个人把两根比自己身子还高的木棍绑在小腿上,还能走能跑,手里还拿着七把剑,不停上扔轮换,并始终保持着五把剑在空中。宋元君大惊,马上叫人赏赐黄金给这个艺人。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

相比其他地方的高跷,潼关五虎张高跷更具地方特色。

出潼关县城向东北,顺着蜿蜒的道路下潼洛河河沟,就是五虎张村的所在地。再向东,翻过潼洛河河沟,则是古时潼关最为得意的陆上天险——禁沟。天气好时,站在村中向东仰望,依然可以看到古时留下的“十二连城”(唐朝以来建成的防御性军事堡垒,也称烽火台)。村中传说,东汉末年,刘备蜀汉政权的“五虎上将”曾在村中驻扎,村子也由此得名。

在村中,潼关五虎张高跷第八代传人黄永胜告诉我们,潼关五虎张高跷正是源自战争。

“听村里老人讲,高跷就是古代当兵放哨使用的东西。远处敌人来了,放哨的士兵站在高跷上隔着城墙就能看见。时间一长,人就都学会了,练兵的时候耍,逢年过节也耍。”黄永胜说。

  黄永胜告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潼关的高跷是非常受群众欢迎的。即便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迫中断的情况下,高跷也始终不曾中断。只是那时,因为经济条件的原因,踩高跷的人减少很多。但对于那些非常热爱高跷的人来说,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比如在五虎张村,文革期间就有一名高跷爱好者,为了能踩上高跷,宁可把自己睡觉时盖的被子撕成布条。由此也可见当地群众对高跷的热爱。

据《潼关县志》记载:“高跷……城乡风行。1985年春节,五虎张村、管南高跷进城表演,观众约3万人。”其盛况可见一斑。

然而,时过境迁,潼关县文化馆的同志告诉我们,如今,潼关五虎张高跷早已不复当年的风光。

据潼关县文化馆的同志讲,最近几年,除了偶尔的社会演出外,五虎张高跷已经很少活动了。

这些话在黄永胜那里也得到了证实。黄永胜告诉我们,在前些年,高跷兴盛的时候,仅有1000余人的五虎张村就能拉出一支200多人的高跷表演队伍。可到了如今,却很难在组织起这样的一支表演队伍了。

当我们问起这其中的原因时,黄永胜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他告诉我们,前几十年高跷在五虎张村的兴盛也有很大的人为因素在里面。而这个因素就是黄永胜。

黄永胜今年70岁了。退休前曾担任过五虎张村的村委会主任,那时候,作为高跷爱好者的黄永胜在村中大力推广、组织高跷表演,也因此让五虎张高跷走出了名堂。可随着他退休时间的推移,五虎张高跷曾经的风光也就逐渐消散。

“当年没有现在这么多的东西可以娱乐,群众也喜欢。现在不一样了,没人组织,也没有表演


上一篇:【传统技艺】竹编(昆明市)传承人:杨春

下一篇:【传统技艺】铜器制作(昆明市)传承人:袁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