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曾说,“唯有民间成为美的来源,我们才能生活在一个美的世界。”根植于生活中的美,才有滋有味,历久弥新,就像渭北面花,大荔阿寿人把虔诚祈愿、满心的祝福凝结在这一栋栋古朴的“面花”建筑中,向药王致敬,为众人祈福。人们相信,“花儿”开的时候,幸福就在不远处。

在渭南很多地方,面花都被人们当做连结彼此情谊的信物和纽带,是过年过节、婚嫁丧娶的必备礼品。而大荔除了有这种人们俗称的“礼馍”之外,还有一种面花是与其他地方不同的,这种面花和“药王”有关,和“二月二”庙会有关,是阿寿人独有的记忆。

关于面花的历史渊源,民间曾流传它的创造者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据传,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秋天,诸葛亮采取攻心战,七擒七纵收服孟获后班师回朝。大军行到泸水,忽然阴云密布,狂风大作,巨浪滔天,军队无法渡河。诸葛亮精通天文,但这突然的变化,他也迷惑不解。他忙请教前来相送、对这一带地理气候非常了解的孟获。孟获说:“几年来一直打仗,很多士兵战死在这里,这些客死异乡的冤魂经常出来作怪,凡是要在这里渡水的,必须用49颗人头祭供。”诸葛亮想到祭品用人头,这代价也太大了。于是他苦思冥想,终于想出用另一种物品替代人头的绝妙办法。他命令士兵杀牛宰羊,将牛羊肉斩成肉酱,拌成肉馅,在外面包上面粉,并做成人头模样,入笼屉蒸熟。诸葛亮将这肉与面粉做的馒首拿到泸水边,拜祭一番,然后一个个丢进泸水。受祭后的泸水顿时云开雾散,风平浪静,大军顺顺当当地渡了过去。从此以后,面花就成了各种祭祀中的必备品。

而有关面花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汉代,《札记·月令》《吕氏春秋》均记载:“驱疫除病的禳祭,即大傩。其中舞蹈者头顶面制鬼怪头形,祈祷神灵。”史料中文字记载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六》:“玄宗朝,海内殷赡,送葬者或当街高祭、张施帷幕,有假话、假果、粉人、面米长之属。”

传说也好,资料也罢,无论怎样,面花从其诞生之时起,人们就寄寓了祈佑庇护的深切希望,就这一点来说,在历史的演变更迭中,它从未改变过。而渭北面花更是将这种祈愿演绎得淋漓尽致。无论从造型还是接送形式上,这里的面花都独成一派。

说到渭北的面花,就一定绕不开孙思邈。相传,药王孙思邈一次从铜川市耀州区赶往华山采药,中途在阿寿村留宿一夜。村民闻讯赶来看病,他一一接诊,免费救治了很多人。孙思邈离开之后,人们为了感恩纪念他悬壶济世,集资修建了药王庙纪念他。原庙布局依次是石狮、药王大殿、上殿、三门、东西廊房、药王洞等建筑物。但1862年药王庙毁于一旦。重建后,庙宇又在文革“破四旧”中被破坏,只留下3口窑洞。药王庙没有了,怎么纪念药王呢?人们就用面花制成了药王庙,每年二月二庙会时候,献给药王。


上一篇:【传统戏剧】花灯(昆明市)传承人:顾彬

下一篇:【传统舞蹈】大岙布龙(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