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各地对丧葬历来十分重视,县东、县西丧俗略有差异。

棺木。20世纪80年代之前,蒲城一般还实行土葬。老人终年之前,儿孙们要提前做好准备。首先要准备棺板,富者用松木、柏木,板厚二至四寸,大多做二寸五分,称“柏木二五子”。在用材上,用四块板称为“四页瓦”,八块板称为“八大块”,十块板则称为“十合子”,十二块板称为“十二圆”。棺材两头刻字画,男性棺材大头一般刻“寿”字,小头刻“贯钱”;女性棺材大头一般刻“福”字,小头刻“座莲”。家穷者,老人去世抬一口薄板棺材,村里人可以理解,称为“有钱埋钱,没钱埋人”。实行火葬后,骨灰盒逐渐代替了棺木。

寿衣。老人寿衣,男为长袍、短褂、礼帽,女为绣衣、套裙,单、棉三至五身。近年来寿衣男为制服、大衣、帽瓢或沿帽,女为大襟或对襟袄、大裆裤以及衾被等。

墓地。旧时,选墓地时要请阴阳先生看风水而定。埋葬后,富户用青砖箍墓,墓地植柏。现今土葬者均在村组公坟埋葬,但选墓地之风犹存。火葬者在尧山南麓公墓选点立碑。

葬礼。老人去世后,家族中老人要立即为死者盥洗、理发、穿衣,男的抬到厅房下的长条木凳上,女的则停在内屋,都用白纸或手帕盖脸,城内也有用黄纸或红纸盖脸的。县南六乡镇还给死者手里握一双筷子和包着馍的手绢,待“孝子”们到位后,在纸盒内或在大门外烧纸(俗称“倒头纸”)哭嚎以示遇到丧事。此后,即在大门上糊上白纸,门两边书挽联,屋内设灵堂,并随即“报丧”。待逝者的外家或娘家的近亲来到后,即将遗体入棺,称为“殓木”或“入殓”,孝子和亲戚绕棺一周痛哭而离。灵堂供桌献上饭菜,孝帘两边挂引魂幡,孝子守灵,焚香点蜡,日夜不息,意为后继有人、香火不断。亲友闻悉丧事后,即带香纸、蜡烛、钱物前来吊唁,称为“吊丧”,主家按亲戚亲别“散孝”。停尸时间按家境贫富而定,一般三到五天,也有七天或七天以上的。安葬前一天下午,孝子们要去墓地“扫墓”,并到“老陵”(先祖们的墓地)去“请灵”,孝女们则列队在村口路旁跪迎,意为迎回祖先灵魂敬奉,祈求安葬一路平安。“请灵”回来后,即开始“迎饭”,按外家或娘家的长幼顺序迎回亲戚们带来的献饭。“迎饭”结束后即“开奠”,由村中一位有威望的长者主持祭奠活动。先由村长或组长宣读祭文,也有请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宣读的,也有不宣读祭文的。亲戚们按长幼顺序向逝世者行三拜九叩首之礼,开始繁琐的祭奠仪式,奠酒、献饭、献茶,每献必鼓乐齐鸣。祭奠结束后,则请自乐班彻夜唱戏或放映多场电影,灵堂前孝子守灵。次日早上或午时(中午12时)“起灵”,除洛河沿岸的永丰镇和原任乡是午时“起灵”外,其余乡镇“起灵”时间均为早晨太阳刚露头时,即“日出卯时”。即古历法的“鸣吠日”,取金鸡鸣,壬犬吠,上下相呼,亡灵安稳,子孙富昌之意。旧时,将灵柩置“尸轿”内,孝子们在轿侧相对而跪,起轿时,铭旌前导,魂幡引路,孝女扶轿,孝子长子或长孙“摔纸盆”,孝子们一路恸哭,手拿纸棍,沿路撒纸钱直至墓地。掩埋时,儿媳用衣襟盛坟土一把而归。90年代以后,送灵虽然仍用“尸轿”,但已是将“尸轿”置放于小型汽车之上,汽车保险杠前面挂一牌匾,上书“人生末班车”字样。葬后第三天,孝子们在墓前用土坯或砖垒土台或砖台,称为“锅台”,并培土圆墓。三日之内每到黄昏,孝子们要焚麦草于坟周围和沿路,称之为“打怕怕”。从逝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斋,孝子们要去墓地烧纸纪念,直到第七个斋日,称为“尽七”,亡后百日、周年、二年都要焚香烧纸祭祀。过三周年时谓之“脱服”。三周年已成为喜事,门口换成红对联,主人设宴席,亲朋“行门户”,孝男孝女脱下孝服后,从墓后扔到墓前,谓之“脱服”。墓前立碑以志永久纪念。近年来,干部、职工已实行了火葬,丧葬礼仪已经有了改变,改成了送花圈、开追悼会寄托哀思。但农村大部分地方仍实行土葬,丧葬习俗变化不大。随着经济生活的好转,农村中大操大办的旧习有所抬头,政府大力提倡红白喜事简办,许多村还成立了“红白事理事会”,对大操大办之风有所遏制,受到广大群众欢迎。


上一篇:【传统技艺】慈城水磨年糕手工制作技艺(宁波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面塑(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