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位于太岳山主峰,处晋中、晋南、晋东南三地交汇处,属长治市所辖。本县三代前在唐尧封内,战国时称白邑,汉之谷远,晋时改为沁州,后魏时因沁河之源改称沁源。隋开皇三年(583)复置沁州,经唐、五代、宋前期因之,直至明洪武二年(1369)降州为县,棉上县并入,称沁源县至今。

沁州三弦书,因于古沁州(今沁源)盲艺人怀抱三弦走乡串村弹唱而故名。后沁州东移,升威胜军(今沁县)为沁州,原州称沁源,民间亦称“老州”。因此,沁州三弦书传入新州后,人们又称其为《老州调》。沁州三弦书属板腔体结构。分平调、越调两大类。平调分六句式乐句组成,反复多变,灵活使用。越调板式较多,分平板(有四大韵,上下句式,并有间奏)、散板、哭板、垛板等。传统的说唱为一人坐箩圈椅上,怀抱三弦,左后脚踮落带响小腿上缚的甩板(近似莲花落板样),以掌握节奏的快慢。右手握弹弦的拨子、指间夹根筷子样的木棒,在拨弦的同时,以敲打缚在椅子左扶手末端的铰子。铰子即小镲一面,镲孔用细绳系颗琉璃或金属小蛋于镲面。敲打镲面时,蛋子振动击镲,发出悦耳之音。书说到高潮或书中有审案情节时,为营造气氛,要用惊堂木击打桌面,有时也作为安定听众秩序而用。这种最早的一人说唱,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盲童为了生计拜师学艺,逐渐发展为二人、三人或多人同场,随着人数的增多,伴奏乐器也在逐步增加。有月琴、二把(京胡)、反二把(四度定弦)、二胡、四胡、低胡、笛子等。不管几人同场,必须是掌三弦者领场说唱。其他人多为伴奏或帮腔伴唱、对唱、对白等。沁州三弦书是在当地的民歌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它以沁源方言为主,语音为曲韵标准,唱词通俗,合辙押韵,曲目繁多,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山乡土味和生活气息。

古往今来,州县屡更,名称不无异同。然沁州三弦书(《老州调》)之名,从古至今名称不变,且影响甚大,多地说唱,越传越广,深受群众喜爱,尤为沁县,使沁州三弦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授予“中国曲艺之乡”牌碑,实为可喜可贺。沁州三弦书是我们研究历史、文化艺术、语言、科技、民俗、人文等传统文化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库。


上一篇:【传统技艺】手工地毯(长治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传统手工制鼓工艺技术(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