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壶关县素有陶乡”之称,手工陶缸制作艺历史源远流长。在该县县城(今址)西边的清流村,曾挖掘出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残物。表明早在四千多年前,这里就和我国陶瓷摇篮—仰韶文化有了一定的联系。即使按现有的资料来考证,壶关县的清流村、程村等地的陶缸、陶瓷烧制也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自明代万历年间,壶关县城(今址)周边的三家村、小山南、清流、韩村、程村一带几乎“家家有陶窑、户户有陶工”。到清代壶关的烧陶业更是兴旺发达,所烧制的陶缸更是随着“晋商”、“潞商”商道的拓展,储存粮食、醋酒的陶缸南过长江至镇江,北上京冀至东北,西出陕甘至新疆。壶关县现存不少碑文都记述了当年壶关烧陶业的盛况。据壶关县程村、骞堡村的碑文记载,这一带“窑场瓷器不知旺自何代”、“居民全赖开设缸窑、烧制瓷器为活计”,不少工匠到外地“行窑作货”,在华北地区烧陶行业中曾有“先有(壶关)程村、后有(河北)彭城”之说。

在工业经济尚不发达的年代,传承千年的壶关手工制陶业成为该县最具品牌意义的原生态工艺。上世纪八十年代,壶关县的陶缸烧制业进入最为鼎盛的时期。据资料记载,当时全县缸窑发展到200多座,总产量最高年份达到48万套,总收入达到800多万元。

“建缸窑、当缸工、出苦力、挣大钱”成为了当时壶关县及周边农民的首选行道。这之后的时期,作为一种原始制作、纯手工烧制的产品,由于受到市场、成本、技工、环保等多方因素的影响,壶关陶缸烧制步入低谷时期,到2010年前后,全县仅有不到10家缸窑还在间断性生产,当年这一传统手工技艺被地政府列入市级“非遗”项目加以保护。


上一篇:【传统美术】抽纱(潮州抽纱)(清远市)传承人:何可春

下一篇:【传统音乐】潮州音乐(潮州市)传承人:余少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