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鼓哼小调 40载醉心街头乐

鼓乐声声,唱一句余音绕梁,演一段忍俊不禁。今年67岁的宋庆恩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儿时街头巷尾的沁源花鼓表演,犹如一场场视听盛宴,丰富着当地人茶余饭后的生活,也填充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童年记忆和青春岁月。

宋庆恩并非生于曲艺世家,但父亲对文艺的热爱,让他与沁源花鼓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候,每到逢年过节,父亲就会带着他到处听戏,沁源花鼓也是从那时走进了他的生活。每次听戏回来,父亲手敲着鼓点,轻哼着小调,生活里的小事时不时被父亲编进唱词中,让原本有些枯燥乏味的日子增添了许多色彩。

1974年,县文化馆的一则花鼓培训的消息吸引了宋庆恩。那一年他在县文化馆苦练四十天,第一次深刻体会到鼓点的美妙。“以往都是听别人打鼓,偶尔自己敲敲打打,也不专业,那次培训让我对花鼓有了新的认识。”宋庆恩说:“打什么点唱什么调,鼓点在很多时候决定了一出花鼓戏的基调和发展。”

让宋庆恩没想到的是,从那时起,他与沁源花鼓相伴走过了四十多个年头,并最终成为了该非遗项目的传承人。“沁源花鼓是一门根植于街头巷里的民间艺术,从最初走街串巷的表演,到后来搬上舞台,成为一种专业的曲艺项目,中间浸润了一代代花鼓艺人的青春与梦想。”回想起多年来沁源花鼓的表演经历,宋庆恩说道。

近年来,在宋庆恩的带动下,沁源花鼓和当下流行的广场舞巧妙结合,在当地引起剧烈反响,传统音乐在新时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两百年传承 花鼓歌舞受热捧

沁源花鼓可谓历史悠久。据当地民间传说,沁源花鼓形成于清咸丰、道光年间,至今约有200余年。由外地打击乐传入沁源的花鼓与本地沁源秧歌相结合,逐渐形成将民歌演唱、民间舞蹈、打击乐器相结合且具有独特风格的的“沁源花鼓”,并成为当地颇具影响的本土音乐,深受民众喜爱。

宋庆恩对沁源花鼓可谓热爱之至,在他心中沁源花鼓不仅是一种艺术的传承,还是当地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据宋庆恩介绍,早年间沁源花鼓在沁源各乡镇极为流行,最具代表性的有北园村、麻巷村、孔家坡村等地的花鼓表演。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沁源花鼓代表队曾多次赴地市及外县演出,并代表地区赴省城参赛,沁源花鼓可谓盛极一时,影响广泛。

据介绍,沁源花鼓表演人员一般为8到12人,另配有打击乐队成员4到6人。花鼓表演一般为3到5通鼓,鼓点节奏有快有慢,点式结构也有所差异。每通鼓后演唱一段沁源秧歌曲调,每调2至4段唱词。演唱方式分为男女领唱、合唱、演员边舞边唱。走场路段通常演员会灵活设计,常用的有转圆场、走八字、绕剪子股等。

“沁源花鼓讲究最少三通鼓,即头通缓、二通欢、三通鼓来踢倒山。鼓点与配合的打击乐节奏变化,由慢到快,造成不同气氛,然后恢复平缓,欢快收场。”提及沁源花鼓的表演特色,宋庆恩如数家珍:“一般演唱的曲调有《挑腔》、《九连环》、《八仙庆寿》等十几种,唱词有早年坊间流传下来的,也有结合当下最新编纂的。”

关于沁源花鼓的传承,宋庆恩坦言,该艺术表演形式确系师徒传承,但是没有明确谱系。学艺人多是自由拜师,相互学习。也正因如此,早年间几乎人人能哼唱几句沁源花鼓,可谓街头巷尾充斥着鼓乐之声。

老腔“焕”新声 与时俱进谱新章

上世纪七十年代,宋庆恩跟随北园村老一辈鼓手宋大宝、唐天喜学习花鼓技艺,后又拜师史玉仓、张天俊学艺,从而成为新一代沁源花鼓的传承人。如今他在不断完善花鼓表演的同时,还培养了一批新的鼓手、丑角儿和伴舞,希望沁源花鼓在新人手中可以不断传承发展下去。

虽然深爱,但近年来沁源花鼓面临失传的现状,令宋庆恩心痛不已“。现在的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对于传统的地方乐曲兴趣并不浓厚,特别是像沁源花鼓,想要唱两句并不难,但如果想唱好、演好、打好鼓,哪一项都需要苦练基本功,这就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了。再加上民间音乐根植于当地文化,唱词唱腔都受到一定限制,所以很难吸引喜欢推陈出新的人。”谈及沁源花鼓的传承现状,宋庆恩有些失落。

痛定思痛。在和传统花鼓表演者、鼓手沟通过后,宋庆恩为沁源花鼓的传承之路找到了新的出口。近年来,他不断组织花鼓爱好者参与各地演出,大到省级比赛,小到村里的消夏晚会,观众都能看到一场又一场精彩的沁源花鼓表演。

宋庆恩说“:也许我们现在无法一下子吸引二三十岁的观众,但是现在村里,乃至县里四五十岁的人已经开始学习花鼓技艺,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其实,只要掌握了基本功,打鼓并不难,关键是有人愿意了解、愿意学习。”

临别时,宋庆恩打了一通鼓,唱了几句词,歌词大意描写了当下生活的美好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节奏感极强的鼓点,扣人心弦。鲜活接地气的唱词,让听者对沁源花鼓有了更新的认识。老当益壮的传承人,在铿锵有力的鼓乐中,唱响了新时代地方曲艺的再次兴盛和繁荣。


上一篇:【传统舞蹈】壶关迓鼓(长治市)

下一篇:【传统舞蹈】襄垣挑高秧歌(长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