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01e3005cd594ae0241.jpg

 

方城石猴又称画石猴,是源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南阳市的方城县独树镇砚山铺村的一种汉族传统石雕艺术品。民间艺人采用当地石料,雕出猴子形状,然后用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勾画在石猴身上而成,故又称"画石猴"。方城石猴起源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在汉族民间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2008年6月,南阳方城石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与"时候"谐音,意指"好运气"备受游客喜爱。

民间石雕艺术品河南方城民间艺人采用当地石料,雕出猴子的大体形状 , 便 用 黄、绿、红、黑等颜料涂染勾画而成,故又称“画石猴”。方成石猴形态多样,有单猴、双猴、猴背猴,猴撂猴、母子猴、还有狮背猴、猪背猴等。也制作一些小狮、小虎、蛙类动物。当地人们逢年过节便以此为吉祥物让孩子佩戴。2007年2月,方城石猴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8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方城石猴”以其历史悠久,石材独特,形象古朴,造型玲珑别致,品种多样,寓意深刻而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方城县委、县政府对于“方城石猴”的研究,保护与传承工作高度重视,并由县文化部门成立了专门保护组织,建立保护档案,针对性地开展了资源保护专项调查与保护,使“方城石猴”在保持了原有工艺特点的前提下,在传承人员、生产规模、市场需求、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t01c69562001bfc10c8.jpg

 

t01c7604c0736f957f9.jpg

 

 

 

上一篇:【浙江·传统舞蹈】余杭滚灯(国家级)

下一篇:【浙江·传统舞蹈】黄沙狮子(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