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传统造园技艺(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公布时间】:2014(第四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江苏省扬州市

  【保护单位】:扬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

“扬州以名园胜,名园以垒石胜。”扬州园林秀美甲天下,其中叠石艺术又是别有洞天。如今,扬州园林建筑技艺和叠石联合成为“扬州传统园林营造技艺”,正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代《园冶》

是世界首部造园学专著

扬州是一座园林城市,要说起扬州园林的起源,就要追溯到西汉年间,兴盛于隋唐,成熟于宋明,鼎盛于清代乾隆时期。

公元前150年,汉吴王刘濞曾在扬州北郊筑有钓台,这也是有史以来记载最早的关于扬州园林的建筑。到了南北朝时期,俆湛之构建起了“风亭、月观、吹台、琴室”,从这些名称上看,就显得格外风雅。隋唐时期的扬州园林,已经非常繁盛,“园林多是宅,车马少于船”,就是当时扬州园林的真实写照。而在明代时期,计成建筑了寤园、影园等,都是极为精致秀美。在清代,扬州园林达到了巅峰,瘦西湖风景区是中国集景式湖上园林的代表作,与此同时,大小盐商们在城内外建筑了62座宅第或别墅园林,这些园林还有不少保存了下来,成了现今扬州的景点。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的计成不仅筑园,还写成了世界上第一部造园学专著《园冶》,至今仍被造园家们奉为经典。这部作品也使得扬州园林不仅有园可看,还留下了宝贵的文字资料,为后代造园提供借鉴。扬州园林营造技艺也在构建扬州园林中世代传承,不断发展,自成体系,走向成熟。扬州园林史,其实就是扬州传统园林营造技艺的发展史。在这次“申遗”的过程中,并不是扬州园林“申遗”,而是整体的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扬州园林特色

建筑为主体,结合叠石

扬州“非遗”专家管世俊介绍,在原来的申报过程中,扬州园林建筑技艺和叠石技艺是分别进行申报的,但是这次在申报第四批国家级“非遗”项目时,根据国内专家的建议,将两个项目结合在了一起。“扬州园林营造技艺是一种以建筑为主体表现形式,结合叠石,辅以植物及理水,科学配置,精心组合,构建最宜人居住和观赏的生态、诗画环境的传统技艺。”管世俊如此定义扬州园林营造技艺。

管世俊介绍,扬州营造的传统园林,不仅在外形上,而且在结构上、细作上均显现出独特的美。它融汇南北,自成一格,雄伟中寓明秀,得雅健之致,而堂庑廊亭的高敞挺拔,假山的沉厚苍古,花墙的玲珑透漏,更是别处所不及。

其中,又以叠石技艺巧夺天工。扬派叠石讲究“中空外奇”,或挑法造险、或飘法求动。洞内或置石床、石凳、石桌,或引水、布桥,造景别有洞天,可游、可观、可居,空透处深不可测,突兀处险象万千。最有特点的当属个园的“四季假山”,“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更是将扬派叠石推向了新的高峰。

旱园水做

园林技艺有很多精巧之处

除了叠石技艺,扬州园林技艺还有很多精巧之处,令人回味无穷。

扬州园林多是宅园结合,建筑随园而设,布局灵活,结构严谨,疏密有致。扬州民居也多借用筑园技艺,能闹中取静,小中见大,清新古朴,独具特色;扬州砖作,不炝色,不粉刷,一律用磨砖,采用阴嵌手法,对缝相拼,制作极为精细工整。图案因“境”因“景”而变,轮廓清楚,线条明快,打磨细腻,圆润自然,穷极变化又不失浑厚简练;厅堂的大脊、戗脊脊端也饰以花砖或砖雕,刚中有柔;扬州木作,擅做“清水货”,不施彩、不髹漆,以显示原材料固有的色彩美与质地美;扬州雕作,精巧而不纤弱,浑厚与洗练、秀丽与健劲兼而得之。虽花色奇巧,却不铺成堆砌;虽意匠生新,却不露半点痕迹。

此外,还有扬州园林中的复道回廊,或直或曲,或高或低,或离或合,因地赋形,依物成状,形成一条串联的立体通道。游客徜徉园内可无虞日晒雨淋,将建筑功能与魅力发挥到极致。扬州园林还擅用空窗“借景”,窗棂中的景色,移步换影。

t012b01e2e6bfa26290.jpg

扬州筑园擅作“旱园水做”,造出山溪、瀑布、河流、海涛等形状,船舳、桥梁、水榭、池岸等临水景物,使人产生无水似有水,水在意中的感受。其水景更具象征性和艺术性;在花木的配置上,注重品种、形姿、色彩、寓意以及与其他景观的关系,追求精致。

申遗意义

为扬州园林留存资料

扬州“非遗”保护中心秘书长王克说,扬州园林闻名天下,这次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就是不仅要让园林保存下来,更要把其中的建筑技艺发扬光大。扬州遗存的历代名园都是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建造时期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水平、审美观念以及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扬州造园科技含量高,地方特色浓郁。

而扬州园林营造技艺已逐步形成为体系完整、独具一格的艺术门类。这门技艺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不仅对维护和利用历代名园、历史街区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且在打造文化城市、园林城市方面,具有弥足珍贵的价值。

t01dd3bc3e40b7ae648.jpg



t01be69ee5845a830a0.jpg

上一篇:【江苏·传统舞蹈】洪泽湖渔鼓(国家级)传承人:陈长莲

下一篇:【山西·传统美术】中阳剪纸(国家级)传承人:王计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