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汉族,漳州市芗城区人,1954年12月生,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锦歌第四批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漳州锦歌产生于明末清初,为福建省五大曲种之一,流行于漳州、厦门、泉州等闽南方言区。漳州锦歌原名歌仔,又名什锦歌、歌仔唱等,1953年定名为锦歌,其唱腔音乐融合漳州地区的乡音、民谣、俗曲,在流传中形成不同的演唱风格和流派,主要有“亭字派”和“堂字派”。


1.jpg

王素华11岁开始学习锦歌,师承亭派石扬泉的锦歌唱演,演唱中较多采用南曲曲调,唱腔细致幽雅,咬字清晰,表演生动。她演奏技巧娴熟悉,使用的乐器和指法比较近南曲,又吸取漳州老艺人的技艺之长,具有浓厚的传统韵味。


王素华是活跃在锦歌舞台上的为数不多的主力军之一,代表曲目有《解放台湾带头行》、《台湾阿婆看女排》、《人民心中的110》等,参加福建省第二届、第三届曲艺大赛,创作剧目《游子情》等节目,荣获金奖。1978年5月参加福建省首届武夷之春音乐会演出,获优秀演员奖;1986年参加全国曲艺新曲(书)目比赛获表演三等奖;1996年参加福建省曲艺节比赛,锦歌弹唱《人民心中的110》荣获优秀演员奖。

2.jpg

长期以来,王素华致力于锦歌唱演艺术的传承与教学工作,辅导龙眼营锦歌队和西桥小学锦歌队,培养了不少锦歌后备人才,近年来,又参与漳州师院、漳州艺校等大中专院校的锦歌唱演教学,收效良好。


上一篇:【传统技艺】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玉米酒传统酿造技艺)(绵阳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羌家石雕房与吊脚楼)(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