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琵琶艺术(浦东派)

  【类别】:民间文学

  【公布时间】:2008(第二批)

  【类型】:新增项目

  【申报地区或单位】:上海市南汇区

  【保护单位】:上海市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上海市浦东新区群众文化艺术馆、上海市浦东新区电影发行放映管理站)

  【项目简介】: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弹弦乐器,“琵琶”二字初见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批”和“把”是这一传统乐器的两种演奏手法,相当于今之“弹”、“挑”,器以技名,称作“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秦汉至隋唐时期,琵琶是多种弹弦乐器的总称。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琵琶经历了由横抱拨弹到竖抱手弹的转型。唐代是横抱拨弹琵琶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到明清两代,琵琶艺人对琵琶乐曲特别是大型套曲的创编作出了很大贡献,形成许多著名的琵琶演奏流派。20世纪30年代,刘天华先生对琵琶进行大胆改革,首创六相十三品琵琶。新中国成立以后,琵琶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峰。现在琵琶除用于独奏及民族管弦乐队外,还是江南丝竹、广东音乐、潮州弦诗、福建南音等乐种的主要乐器。

  浦东派琵琶是上海市南汇区几代琵琶高手吸取前人演奏精髓而创造的一种琵琶演奏艺术流派,其始祖为清代乾隆年间南汇县惠南镇的鞠士林。清代乾隆、嘉庆年间,浦东派的地位得到正式确立,其传人主要分布在上海浦东南汇县,活动范围延伸至上海和整个江南地区,甚至远及京城。

  浦东派琵琶第三代传人陈子敬曾被清廷召进京城为醇亲王传艺,受赐三品冠带并得到“天下第一琵琶”的封号。第四代传人沈浩初潜心研究前辈演奏精义,于1929年刊印工尺谱形式的《养正轩琵琶谱》,为浦东派琵琶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此谱由他的学生林石城译成五线谱,于1983年再版。第五代传人林石城先生1956年应聘为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教授,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学生,使浦东派琵琶的影响遍及五洲四海。浦东派琵琶仍在民间承沿不绝。

  浦东派琵琶的演奏指法十分独特,轮滚四条弦、并弦、大摭分、扫撇、拖奏、夹弹、夹扫,多样的吟法及锣鼓奏法等均是其突出特点。浦东派的代表曲目很多,包括《夕阳箫鼓》、《武林逸韵》、《月儿高》等文套,《阳春白雪》、《普庵咒》等大曲,《十面埋伏》、《平沙落雁》、《将军令》等武套及《赶花会》、《青春之舞》、《学生操》等三十多首新创曲目。其中武曲气势雄伟,文曲沉静细腻,弹奏武曲时往往需运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极大,在此过程中保存了一些富于海派特色的演奏方法。

  琵琶是中国国乐艺术之精粹,而浦东派琵琶是琵琶艺术中的重要流派,其影响力遍及五洲四海。目前在上海南汇这一浦东派琵琶发源地,浦东派传人已屈指可数。要振兴浦东派琵琶演奏技艺,仅靠民间的力量显然不够,需要社会各方群策群力,共图大计。


上一篇:【传统音乐】江南丝竹(上海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浦东山歌(上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