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新华社昆明7月25日电(记者许万虎)近年来,云南提速非遗数字化工作,目前已率先完成傈僳族阿尺木刮、彝族梅葛、白族扎染技艺等代表性非遗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工作,使这些古老非遗首次拥有了电子“身份证”。


  云南山水瑰丽、民族众多、文化厚重。自非遗保护工作推开以来,云南组织专业力量陆续开展相关非遗项目及传承人的档案归档工作,对文字、图片、音视频档案资料等进行数字化转化,并建立专用机房和相应数据库。

  云南省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尹家玉介绍,自2014年起,中心组织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数字化采集工作组,系统性开展非遗数字化工作,目前已先后完成傈僳族阿尺木刮等13个项目的数字化采集工作;同时积极参与国家非遗中心的数字化保护试点工作,彝族梅葛、白族扎染技艺等6个试点项目基本完成资源采集和上报工作。

  以傈僳族阿尺木刮为例,通过数字化保护,这一流传于迪庆藏族自治州的古老歌舞,拥有了首次“立体式”记录,其变幻的队形、丰富的曲调等“基因式”信息和原生态风貌,得到全方位直观展示和如实再现。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的“活字典”。截至目前,云南拥有国家级传承人69人,省级传承人1016人。据了解,为破题高龄传承人活态传承危机,目前云南针对首批20位国家级传承人的抢救性记录工作正加快推进。


上一篇:【非遗动态】专家:保护与传承“非遗”必须让它回归生活

下一篇:【非遗动态】用创新设计讲好“非遗新故事” 第二期协同创新工作坊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