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连根是我国第一位连续三次获取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并保持至今的象牙微雕大师。老人拿出了他的得意之作:彩刻全部《清明上河图》,长32.38毫米,宽1.41毫米,;老人又取出一粒微雕作品,是局部《清明上河图》,这两粒都是老人的获奖作品。借助放大镜,屏住呼吸,一幅写实生动的长卷风俗画赫然出现在眼前,全图人物有500多个,还有各种建筑、交通工具,而这个彩刻全部《清明上河图》,仅仅和火柴长短差不多。崔连根一直比较喜欢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刻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的市俗生活与节日景象,画面全长528厘米,宽24.8厘米。而老人创作的这粒微雕作品仅是原作的28600万分之一。啧啧赞叹之余,记者免不了问,这样的微雕作品,您是如何做到的呢?“都是估计。”老人说,他创作微雕作品从不借助于任何设备,“很多作品创作时只需十几分钟,要屏住气,如果中间被打岔,就要用放大镜对好再继续刻,你想想,我一分钟能刻多少东西,这就是传统工艺。”老人说,创作全部《清明上河图》断断续续用了28天,“高兴了就做几个小时,不高兴了放一个多星期再接着做。创作前,要把《清明上河图》‘吃准’了,画原稿画了半年多时间,画得相当熟练后,这幅画前面是什么景致后面是什么人物,都要先印在脑子里,然后按照印在脑子里的原图刻就行了。”真是太神奇了!“我11岁就开始画画卖钱了,师傅就是看到了我的画,找到我家,让我跟他学微雕。”老人说。崔连根与微雕结缘说来颇为传奇。1952年微雕大师胡佩衡在镇江金山办展览。当时16岁的崔连根喜欢画画,他画的观音、达摩、八仙画常在寺庙被挂出来。胡佩衡看到崔连根的画后觉得他是块搞微雕的好材料,于是找到了崔连根家。1952年,崔连根开始跟师傅学习微雕。虽然有了扎实的绘画基础,还不行,他还要练举重、练肺活量、练眼力。学了不到三年,他就开始独立创作。后来崔连根从烟雨江南到漠北新疆,再没从那个微妙世界抽身出来。2007年,英国一微雕艺术家的创作的微缩版“劳埃德大厦”,拍出了9.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40万元)的价格。2004年,杭州开了一个国际性微雕展,微雕馆的馆长再三打来电话,邀请崔连根去捧场,他就带了几件作品去了,结果邀请来的世界各地的微雕大师看完崔连根的作品后心服口服,当时就有很多人想拜他为师,“老前辈,你的作品别人搞不了,别人的作品你随便搞。”微雕展成功举办后,微雕馆馆长要了崔连根两粒作品,他就给了一个《丝路驼铃》,底价是5万元。“法国的一位画家在放大镜下临摹了一幅世界名画,当时号称世界最小的画、最贵的画,卖了2000多万美金;2010年4月份,英国的一位微雕大师,利用显微镜在一个24克拉的金针针眼里雕出了奥巴马一家,被收藏家2700万英镑买走。”而和这些微雕大师创作不同的是,崔连根创作微雕不借助任何设备,就凭眼力和功力。“崔老的微雕技艺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现在他的《作品一般都在十余万元及数十万元,比如丝路驼铃》,最少在20万元,彩刻珍珠,因为材质又圆又滑更难创作,作品价值同样不菲。”业界给出这样的评价。

上一篇:【传统技艺】唐卡装裱技艺(内蒙古自治区)传承人:许会英

下一篇:【传统技艺】蒙古族传统牛角弓制作技艺(内蒙古自治区)传承人:斯钦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