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杨秉仁,是霍城县芦草沟镇新疆小曲戏曲班的台柱子。多年来,他从喜欢唱新疆小曲,到收集编写和传承。他用5年时间搜集、整理和创作了新疆曲子集,用钢笔抄录了146首新疆曲子。他,付出了心血,也收获了果实。杨秉仁说,自己是新疆小曲第五代传人。当年是从一位80多岁的新疆小曲老艺人肖亮的口中记录下来的。那时肖亮已经在弥留之际,他弹着胡琴一句一句地唱、念,老人的儿子一字一句地记下词句和谱子,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把老人知道的全记了下来,之后老人长出了一口气说:“我算是把一件大事办完了。”自2003年起,10多年来,生活在芦草沟的老人们因为喜欢新疆小曲而加以关注,杨秉仁和几名爱好者到民间找了很多老人,你唱一段我唱一段,一点一点挖掘出来,并整理成书。通过收集、整理、传唱,能够完整地演唱四五个曲目、几十个曲牌,像《张连卖布》《李延贵卖水》《小放牛》《王歌放羊》等。如今,他们传唱了50个曲子,团队又新创作了十几个曲子。小曲内容涉及爱情故事、百姓身边小事等,形式清新诙谐,曲调简单好记,乡土气息浓厚,深受芦草沟镇百姓的喜爱。采访结束时,杨秉仁告诉记者:“作为新疆小曲的传承人,最担心的是,戏曲班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也都65岁,很难吸引年轻人。我今年已经70多岁了,我不希望付出心血收集起来的这些新疆小曲,又散落民间了。”杨秉仁希望通过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新疆小曲传承下去。也希望能将自己收集起来的这些新疆小曲,排版印刷,永久保存下来。

上一篇:【传统医药】成都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四川省)传承人:谢秀琼

下一篇:【曲艺】哈萨克族阿依特斯(新疆省)传承人:叶尔克别克•安格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