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糖画技艺(四川省)传承人:樊德然
2017-05-22 10:19
1924年出生的樊德然是锦江区糖画的老革命,借民族艺术节在南郊公园展示非遗技艺。老人身体还好,阳光下的糖画在他是手中虽然动作显得有些迟缓,但慢工细活下的赵云拿大刀的形象却栩栩如生,让人垂涎却舍不得吃!是艺术的再现还是灵魂的寄托,抑或是生存的延续……老人谈及过去,直感叹,那个时候,生活苦啊!家境困难,有个手艺活容易混饭吃,11岁便开始学艺,后来结婚生子,担子更重了,带几个孩子,得要吃饭啊!
而今老人弟子不多,但依然有传人,徒弟平时都在人民公园摆摊设点,偶尔在政府的组织下,参加些活动,给政府长脸的同时,还可得到一笔收入,同时推销了糖画技艺,何乐不为。而今,老人一般是不出山的,樊大爷说,老了,有时眼睛不好使,出行也不很方便……休息了,有了他们就好了……
有人围观,老人兴致就来了,还把非遗传人的绶带和奖章挂在胸前,然后就开始慢慢地熬糖、画画……似乎那甜甜的糖画线条、图案,就是老人的人生点滴,一步步走来,直到心中的形象的落在糖板上为止。
老人辉煌的过去:
1962年春天,他为在成都视察的周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表演糖画绝技,他做的糖画得到了总理的肯定和表扬;
1986年,已经退休的他组织和联络其他糖画艺人,成立了 “成都市东城区(今锦江区)民间糖画艺术协会”,使几百年不同流派的糖画和各谋生活的艺人们终于有了一个家,他也开始悉心指导近三十个徒弟;
1992年5月,68岁的他应邀参加“中法友谊民间艺术代表团”,代表糖画艺术赴法国访问表演,并受到当时的第一夫人——密特朗夫人的接见。糖画第一次走出国门,并引起轰动;
1996年,跟随他多年的两套糖画工具分别被法国蒙特利埃市博物馆和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他本人仅保留几样小工具。此前,他多次参加各种民间艺术比赛活动,获数十种奖项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