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项目名称】计氏羊皮画

【项目类别】传统美术
【项目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项目级别】自治区级

【项目保护单位】包头市艺术创作评论中心

【项目批准时间】2011年计氏羊皮画列入内蒙古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项目简介】

  计氏羊皮画是在草原文化的孕育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浓郁的蒙古民族文化内涵,吸收了华夏传统文化的艺术精髓,融汇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技法,道法自然,随类赋彩,写神传情。计氏羊皮画经历了较为漫长的发展时期,其形成可追溯到清康熙年,自同治年间由计氏家族发展传承,绘画风格独特,现如今主要分布于内蒙古包头地区。

  羊皮画的形成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自同治年间由计氏家族发展传承,现如今主要分布于包头地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计氏羊皮画”,选用的都是整张蒙羊皮,并且保留了羊皮的自然边缘,计氏传统绘画技法与羊皮质感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绘画艺术与羊皮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尤其对人物的面部、胸、手和脚的渲染,使肌肤表现得丰满、莹润、自然,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绘画艺术风格;计氏羊皮画在表现蒙古服饰绘画方面特征鲜明,这对研究内蒙古民族服饰、宗教文化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计氏羊皮画选用特殊工艺处理的上等内蒙产羊皮作为绘画材料,在专用矿物颜料中又添加了珍贵色料,绘画技法独特,不仅重视色彩之美,而且注重意境之美。其艺术特点鲜明,风格上求新立异,技法上秉承家学,不仅注重表现立体感、更加注重形神变化,体现了人物的内在情感。计氏传统绘画技法与羊皮质感的有机融合,达到了绘画艺术与羊皮自然美的完美结合。尤其对人物的面部、胸、手和脚的渲染,使肌肤表现得丰满、莹润自然。丰富而浓郁的色彩运用,以及严谨工整的画风,体现出羊皮绘画深厚的艺术造诣,成为内蒙古民族艺术中弥足珍贵的精品。

  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计氏羊皮绘画技法、题材和专用色料的配制等方面,有着不同程度的失传。通过当代计氏传承人的潜心研究与挖掘,以及抢救性整理,濒危情况依然存在。计氏代表性传承人,为把这门有着百余年历史的羊皮绘画艺术传承下来,做着不懈地努力。

  2011年,计氏羊皮画被列入第三批内蒙古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传承人简介】

计颖,汉族,1971年7月生人,包头市艺术研究创评中心,民间美术,计氏羊皮画传承人。计颖出生于艺术世家,自幼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成长,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她逐渐掌握了羊皮画的精髓,展现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小时候看着父亲在羊皮上作画,我就被深深吸引,对羊皮画充满了好奇。父亲总是耐心地教我,让我逐渐爱上了这门艺术。”计颖说。
  在百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羊皮绘画技法、题材和专用色料的配制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失传。作为传承人,为把这门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家族羊皮绘画技艺传承下来,计颖做着不懈的努力。
  1992年,她从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后,通过精研羊皮绘画技法,不断实践和探索唐宋元时期的绘画风格,技法上秉承家学,风格上立异求新,使羊皮画焕发出新的生机。
  计颖创作的羊皮画《花鸟》,画面是一只落在枝头的小鸟目视前方作捕食状。细看,鸟的翎羽栩栩如生,她运用传统绘画技法和古老的羊皮画技法,使得这幅画作更加灵动逼真。
  计颖创作的羊皮画作品获得的荣誉数不胜数。2019年,计氏羊皮画入选“国家外事礼品展”;2020年,入选第五届“中国当代工艺美术双年展”;2021年,入选首批“内蒙古礼物”;2022年,入选首批“中国民族工艺美术年鉴展”;2024年,计氏羊皮画、羊皮书画纸荣获长三角文博会金灯塔奖。




【非遗照片】

df01655b00d34e3cb042d0f24f376214.jpg

上一篇:【传统手工技艺】糖画技艺(四川省)传承人:蔡树全

下一篇:【传统舞蹈】纳孜库姆(新疆省)传承人:热西提•吐尔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