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余帅从小喜爱杂技。10岁起,他就跟随父母卖艺,17岁时成为洛阳市前进杂技团的正式演员。1983年,“不安分”的余帅和妻子丢掉“铁饭碗”,回到老家项城组建起“项城越野杂技马戏团”。几年后,杂技团拥有演员300多名,常年活跃在广东、上海等地,还应邀出国表演。

2000年,余帅参加中国杂技家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位代表的话久久萦绕在他的耳边:“中国杂技目前迫切需要培育一大批人才。”

2005年,余帅兄妹投资4000多万元成立了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走出了一条“以团养校、以校促团、团校互补”的可持续发展路子。学生在这里学习免除一切费用,并给予生活费用。不少原本生活贫困的孩子在这里学有所成,演绎出幸福人生。

目前,项城市杂技艺术学校已成功为社会输送1000多名杂技演艺人才,成为全国最大的民营杂技学校。

创新发展

“在过去的30多年里,我们凭借最优秀的杂技艺术占领国内国际市场。现在和将来,我们要提高艺术境界,传播杂技文化。”余帅说。

杂技的发展要靠不断创新。余帅不仅在道具、服装、乐队等方面改革创新,还在节目舞美的设计包装上下足功夫。余家拿手绝活“上刀山”“过火海”“高空翻滚”等高难度节目,在保持传统杂技惊险、刺激风格基础上,又增添了时尚、奇妙元素,具备了“险、奇、巧、美”的艺术特色,让观众耳目一新。

2013年,余帅大胆突破,将《天鹅湖》这一作品改编成杂技《肩上芭蕾》,让杂技演员在肩上跳起了芭蕾舞。这一节目在俄罗斯成功演出后,该国艺术家大呼“不可思议”。

余帅还把杂技融入主题晚会和情景剧中,并把高科技应用其中。杂技+3D+故事情节正成为余家杂技新的内容,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精品不断涌现。

童话杂技剧《欢乐家园》《猴剧场》以高超的杂技技术和无台词表演,讲述了保护地球的故事。为增强节目的观赏性,近景魔术也渗透穿插剧中。目前,这些剧目已在国内外演出,艺术效果和经济效益都很好。

贴近群众

杂技源于生活,属于群众。今年5月10日,余帅带着他的杂技团来到项城市王明口镇田老家村,为当地800名父老乡亲免费奉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听说杂技团要来村里演出,200多位村民早早地就等候在演出地点。“我们很开心在家门口看到这么精彩的杂技节目!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村民们开心地说。

为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更多文化服务惠及基层群众,每年,项城市杂技学校都开展“杂技下乡”活动,把最美、最真的情意送给村民,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今年,余帅还带领他的杂技团在项城、平舆等周边县市300多个村进行义演。

“下乡演出的过程,也是我们汲取创作灵感,宣传杂技文化的过程,我们将不断扩大我们的演出范围,为更多的乡亲们提供高品质的杂技演出。”余帅说。

 

上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圣门莲花拳(河南省)传承人:程守业

下一篇:【传统技艺】杜康酿酒工艺(河南省)传承人:张献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