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李久义,自幼聪明伶俐,性格开朗,敢说敢讲,儿时对每件事都有一种好奇心。但由于家中兄弟姐妹多,生活艰苦,为了生计,父母只好把排行老五的李久义过继给亳州市的一家亲戚。李久义11岁那年,个头已比同龄人高出一截。 

由于生活艰苦,民间的娱乐活动非常缺乏,唱戏、说书就成了民间红、白事的主要活动之一。自幼好学、模仿能力极强的李久义,常趁大人不在时网罗一群孩子模仿大人说书。一天,一名民间说书艺人在演出时,发现了李久义的说书天赋,就与大人商议,将李久义收下做徒弟。李久义从小就热爱说书,有了老师精心指点,进步更加神速。李久义17岁时,就能把老师教的基本动作、名段、唱腔全部掌握,并成了众多师兄弟之中的“顶梁柱”。21岁时,就被大家推选为说唱班的班主。 
  李久义不但是说唱班的班主和业务骨干,其他民间曲种他也精通,表演起来随心所欲。1984年,柘城县人民政府为搞庆祝活动,把全县的民间曲艺队调到县里参加演出,由于李久义表演精彩,当时的县长还特意同他亲切握手。 

上一篇:【传统美术】天门糖塑(湖北省)传承人:杨志谱

下一篇:【曲艺】大鼓书(河南省)传承人:卢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