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永康鼓词(浙江省)传承人:李世林
2017-05-19 12:34
李世林,自小失明,12岁学鼓词。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三年出师后,就全靠自学了,通常是唱鼓词的艺人之间互相学习。学唱鼓词全凭记性,记性好的人,脑袋里装得下100多本鼓词,记性差的,可能唱了一辈子,也唱不了4个小时,这些人,就会被人不客气地称为“老童生”。出师后,盲艺人就拄着拐杖,开始了走乡串村唱鼓词的生涯。
1958年,大跃进开始,唱鼓词的人也被要求“赶运动,赶时代”。旧唱本还能唱,但新闻也要唱。新老结合,两样都要唱。所谓新闻,都是就地取材,还有相应的创作组,文化部门的人把新闻读给鼓词艺人们听,然后,艺人们负责“化”成本地方言。一个运动来了,新闻编出来,然后大家集中学习,短则几天,长的竟然要21天。到了“文革”的当风时期,砸烂旧文艺,全部要唱新文艺。对于鼓词艺人来说,旧唱本都不能唱了,他们的日常工作就是编新闻、唱新闻。一个新闻编出来后,由乡政府开介绍信,大队长接收你去唱,唱了以后由大队结工资。
现在,李世林除了偶尔外出表演外,每周三都会到永康中学,教那里的学生表演鼓词。在从前,鼓词都是师傅带徒弟,进学校教学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不过,时代毕竟已经不同,虽然李世林很想收个徒弟,把唱了几百年的鼓词传承下去,不至于灭绝,然而,现实却很无奈,似乎没有人愿意做这门古老技艺的传人。那面鼓跟随李世林几十年,如今已经残破。鼓是用硬木做的,沉甸甸,上面蒙了一张牛皮,钉上铆钉。如今,做鼓的技艺也已经失传,如同鼓词的命运一样,无可奈何花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