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张廷旭一家是年画世家,祖祖辈辈印年画为生,家族印年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今年64岁的张廷旭,自小跟随父亲张义学习年画印刷和刻版,可以说与年画打了一辈子交道,见证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兴衰波折。

做年画曾是张廷旭养家的生计,农忙时种地,农闲时印年画,是他和许多年画艺人的生活方式。冬天卖年画的收入,是贴补家用、供应孩子读书的主要来源。

但在胶印年画开始盛行之后,这种生活方式被打破了。相较于手工年画,胶印年画样式多,效率高,价格也便宜。木版年画销路开始下滑,很多木版年画艺人就放弃手工印制木版年画,改用机器胶印。

张廷旭家的年画也面临这种困境,一度做不下去。后来,有学者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把突破口选定在木版年画上,朱仙镇木版年画得到抢救。张廷旭将自家的木版年画制成年画故事集,在市场上广受欢迎,家里的年画生意得以继续。现在,张廷旭家的年画名气越来越大更多被买去收藏,或被当作装饰与工艺品,各种订单纷至沓来。

靠做年画,张廷旭为两个儿子分别在镇上攒下两间门面房,均经营年画生意,小儿子张晨云继承了父亲的雕刻手艺,张廷旭总说,“我老了,眼也花了,他现在刻的比我好”。言语间,技艺已经有了传承。

 

141912629.jpg

 

上一篇:【传统音乐】成都道教音乐(四川省)传承人:吴菊林

下一篇:【传统技艺】朱虢州石砚(河南省)传承人:王治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