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孙斗跑驴(山东省)传承人:孙奎山
2017-05-14 17:03
广饶县陈官乡孙斗村村民孙奎山,是一位普通的农民。劳作之余,老人酷爱民间艺术。自1985年以来,每年春节他都要组织一场门类齐全、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演出,像“跑驴”、唱吕剧、跑旱船、推花车等。为了节目效果,他不吝钱财,自费置办道具;为了艺术传承,他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是四邻八乡公认的文化人。
孙奎山自幼喜欢村里的传统节目——孙斗“跑驴”。1980年,他倡议组建孙斗“跑驴”队,并成为主要演员。1982年,他带队参加广饶县民间艺术会演获得第二名,1983年参加东营市组织的首届民间艺术会演又荣获优秀奖。2004年,在孙奎山的带领下,成立斗柯社区“跑驴”队,很多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在他的改编创作下,“跑驴”表演形式由原来的一骑一赶的单驴,发展到现在的对驴和驴队。以“别篱笆”、“串花”变换队形,交换位置,驴群与赶驴者组成了一个壮观的舞蹈群体,气势宏大,摄人魂魄。
2005年,孙奎山被东营市文化体育局授予“百名农村文化能人”称号。自担任孙斗“跑驴”教练以来,孙奎山老人出资3万元用于“跑驴”的各种费用。“跑驴”对他来说,就是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多年来,老人带队参加了多次市、县、乡组织的文艺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喜爱。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对孙斗“跑驴”采取了一系列的抢救性措施,为这个传统节目购置了演出器材、服装等。在乡中心小学成立了孙斗“跑驴”俱乐部,队员100余人,由孙奎山定期辅导,从小培养孩子对孙斗“跑驴”的兴趣和热爱。
2010年12月,孙斗“跑驴”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已申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出处:东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