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楚喀民间文学主要内容为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作品以金源时期历史传说及口头传承故事为主,例如《白家雀的传说》、《金腊照白城》、《石头羊》等,反映了阿城地区各族人民的心声和历史文化面貌,故事主要流传在松花江中、下游及阿什河一带,为民众所喜闻乐见。《阿勒楚喀民间文学》对于研究金源时期文化历史、民风民俗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在黑龙江地区设置了将军,统率官兵,分地管辖,统治东北各族人户,镇守边陲。雍正四年(1726年)镇守宁古塔等处地方将军在金代上京会宁府故址,置阿勒楚喀协领衙门,设副都统衔协领一员,拨兵驻防。雍正七年(1729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今阿城镇),新城仍名阿勒楚喀。

在长达一个半世纪(1756--1909年)的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由于阿勒楚喀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及关内移民的逐年增加,经过汉、满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开发,使阿勒楚喀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抗击帝俄入侵,垦荒屯田,巩固边陲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成为阿城县设治前,继金代上京会宁府之后的又一重要历史发展阶段。

 

 


上一篇:【辽宁·传统戏剧】海城喇叭戏(省级)

下一篇:【辽宁·传统戏剧】沈阳京剧(唐派)(省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