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土陶,一个昔日在生产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器皿,它的制作工艺在新工艺新器皿的不断推陈出新过程中日渐淡出人们的视线,现在的土陶制品,更多的是以工艺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祥云土陶制作工艺先后被列为大理州和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罗晃照也先后以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身份被人们广为熟知。因他对泥土的痴情,对每一个亲手做出来的土陶制品的执念,被人们亲切地称为“泥痴”。

  罗晃照,1961年5月出生于祥云县禾甸镇大营村委会。他12岁就跟着父亲做土陶,当时纯属练手艺,做了很多小牛、小马。从此,罗晃照和泥巴、土陶结下了不解之缘。

  一转眼过去了10年,22岁时他开始自己做土陶,这时他已经是家里做土陶的第三代传承人了。从独立开始做土陶那天,他就在心里对自己说:一定要把土陶做好,做下去。

  在做土陶近30年的时间里,大家都知道有个姓罗的师傅做的土陶好看、耐用。用他做的腌菜罐子腌制出来的腌菜,不会走味。他的土陶得到了顾客的热捧,每年卖土陶制品的收入能有近2万元。

  他做土陶出了名,自然就有人上门来学艺。前后和他学过手艺的人有十八个,正式的徒弟有三个,罗晃高(罗晃照的大哥)、刘国举、刘兆强,如今这些徒弟中部分已放弃了,而有的也一直坚持做着土陶。

  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杨体珍是个贤惠的女子,平日里就帮着他发发泥、揉揉泥、劈劈柴。他的儿子25岁,叫罗志明,闲时也会来搭把手。他一直想让儿子传承自己的土陶手艺,可家里有一部分地方拿出来养蚕,有一部分摆他的车床,实在是没有多余的地方可以再摆放一张车床了。他憧憬着等日子好过一点,就再建一间宽大的房子,让儿子和自己可以在里面尽情地创作制作各种各样的土陶,把土陶烧制工艺一直传承下去。

出处:中国民族宗教网。

上一篇:【曲艺】东路大鼓(山东省)传承人:周金山

下一篇:【曲艺】端鼓腔(山东省)传承人:杨成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