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灯彩艺术品主要有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灯彩的制作技艺是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字画的凝聚,成为既延续了传统工艺又表示出浓郁文化积淀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灯彩与彩灯、宫灯不同,灯彩的主要功能在于灯艺,它以文化娱乐为主,与民俗,民间文娱表演相融合,内容包罗万象。


2008年,北京灯彩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灯彩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等几大类。以造型制作材料分,北京宫廷灯彩艺术品主要有纱灯、宫灯、走马灯、立体动物灯、金属灯、料丝灯等。灯彩的制作技艺是彩扎,裱糊、编结、刺绣、雕刻、剪纸、字画的凝聚,成为既延续了传统工艺又表示出浓郁文化积淀的综合性造型艺术。灯彩与彩灯、宫灯不同,灯彩的主要功能在于灯艺,它以文化娱乐为主,与民俗,民间文娱表演相融合,内容包罗万象。


古代展示灯彩艺术是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后来逐步为每逢盛典、新婚、寿辰、节庆等喜事时,也要张灯结彩。灯彩成了吉瑞祥和的载体和象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凝聚着人们对幸福未来的向往,寓示着人们战胜邪恶的理念。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北京的各类花灯十分兴旺。北京的灯节活动从正月初八开始,至十三进入高潮,到十七结束。由于和商业交易相结合,故又称“灯市”。白天是繁华的集市,夜晚是欢乐的灯会。明时,北京出现了一批著名的手工业作坊,各种花灯,巧夺天工。清朝末年,曾经作为皇宫彩灯的宫廷灯彩艺术,逐步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北京民间灯彩。


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京灯彩逐渐稀少。近年来有所发展,但由于缺少传承人、灯彩空间的缺失,使灯彩艺术濒临失传。


灯彩在中国至今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其主要源于灯节,汉代及其以前是上元灯节的滥觞期,经历代发展,至明清时的皇都北京达到高潮,成为极具特色的宫廷灯彩。北京灯彩最初由皇家御用监宫廷造办处征召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制作,内务府设有专司宫灯、花灯库及工匠。北京灯彩是全国灯彩技艺的凝结,清末时灯彩艺人韩子兴(1887—1975)曾在清宫里专事维修制作灯彩,辛亥革命后,他自办作坊,按照宫廷灯彩样式生产,尤以球灯深受欢迎,人称“球灯韩”。1957年他被市政府聘为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员。灯彩艺人李冬雪与他交结甚深,在灯彩制作上获得真传。


代表人物


李冬雪是天安门上挂的大红灯笼的主要设计制作者,其灯彩代表作“颐和园大戏台”曾在鼓楼展出。李冬雪的亲传弟子李邦华如今也年近六旬,是北京宫廷灯彩制作的姣姣者,一些人称他“灯彩李”,是目前北京制作和传承灯彩技艺为数不多的艺师,如今他和几位北京工艺美术大师一起研究恢复宫廷灯彩艺术,但又苦于难寻继承人。


北京灯彩融汇全国各地灯彩之精华,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宫廷艺术灯彩,是历史悠久的中华灯彩的典型代表,形成了一套世代相传严格的工艺技巧,其主要特色:一是材质精良;二是形式多样;三是精工细作;四是题材富有高雅寓意,具有扎制规整,彩绘精致,美化环境,安全适用,灯明火亮,高雅堂皇的富丽效果。


北京灯彩的主要价值体现在其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是民俗风情节日娱乐的载体,尤其是其传统制作技巧,如走马灯就被西方科学家誉为气动机的先驱,而元宵节华夏儿女团聚的象征,也可激发民族精神。灯彩在灯节时还以灯为媒,带动诸如饮食(元宵)、歌舞演出、灯谜等众多商业经济。北京灯彩的传承与发展,必对北京和谐社会、推进人文奥运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但北京灯彩技艺的现状不容乐观。灯彩工艺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掌握难度大,且受节气影响。灯彩一般只在元宵节前后用量多,其他节令用量很少。如今有了电器化灯具,许多传统灯彩只是环境的装饰品。由于传统手工艺技术学好了不容易,手艺人劳心劳力而经济收入偏低,年轻人不乐意学,所以,从业人和传承人日益稀少,已经出现了传承危机。


上一篇:【北京·民间美术】北京宫灯(市级)

下一篇:【北京·民间美术】北京"面人郎"面塑(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