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动态】文明与非遗的辩证关系——作者:高山
2025-11-25 13:17
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体”与“魂”、“果”与“因” 的关系。我们从几个层面来深入阐述这种关系:
1. 非遗是文明的“活态”基因库和记忆
文明是宏观的、成果性的:文明通常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包括国家、城市、文字、法律、科技、艺术、哲学等。它像一座宏伟的殿堂,展现的是人类发展的辉煌成就。
非遗是微观的、过程性的:非遗是世代相传的、存在于社区和群体中的各种实践、观念表达、知识、技能等。它不像长城或金字塔那样是静止的遗迹,而是 “活着的” 传统。
关系:非遗是文明得以传承和延续的 “活态基因” 。一个文明的哲学思想,可能体现在经典典籍(物质文明)中,但更通过节庆仪式、口头传说、传统礼仪(非遗)等方式,潜移默化地融入日常生活的血脉里。例如:
中华文明的“和合”思想,不仅存在于《论语》中,更体现在春节的家庭团聚、中秋的赏月思亲、以及各种民间调解纠纷的乡规民约里。
古希腊文明的民主与戏剧精神,不仅存在于雅典卫城的废墟和羊皮卷上,其精神内核也影响了后世西方的节日庆典、社区集会和表演艺术。
因此,非遗是文明在当代社会的“活化石”和“呼吸”,它让古老的文明不再仅仅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依然具有生命力的文化实践。
2. 非遗是文明多样性的根本体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之所以大力保护非遗,一个核心理念就是维护世界的文化多样性。而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
文明层面:我们说有中华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等。这些宏观的文明划分,其内部充满了巨大的多样性。
非遗层面:这种多样性正是由无数具体而微的非遗项目构成的。同样是中华文明,西北的“花儿”与江南的“昆曲”风格迥异;广东的早茶文化与四川的火锅文化各具特色。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丰富性与包容性。
关系:非遗是文明多样性的“毛细血管”和“具体表情”。保护非遗,就是在保护文明肌体的活力和独特性,防止世界文化走向“千篇一律”的同质化。
3. 非遗是文明认同感和持续性的基石
一个文明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中断,其核心在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拥有强烈的文化认同感。非遗在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塑造认同:共同的语言(如各地方言)、共同的节日(如端午节)、共同的习俗(如婚丧嫁娶仪式),这些非遗项目是凝聚一个群体、一个民族,乃至一个文明的核心纽带。参与这些活动,就是一次次地强化“我们是谁”的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
提供持续性:传统的手工艺知识(如景德镇陶瓷技艺)、农业实践(如二十四节气)、中医药知识等,不仅包含着先民的智慧,也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本土知识体系。它们是文明应对自然、发展生产的经验总结,确保了文明的延续。
关系:非遗是文明认同的“黏合剂”和延续的“工具箱”。它让文明的传承有了情感的依托和实践的路径。
4. 文明为非遗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反过来,文明的整体形态也深刻地影响着非遗的产生、发展和存续。
地理与生产方式:大河文明(如中国、埃及)孕育了与农耕紧密相关的二十四节气、祭祀河神的仪式等非遗;游牧文明则产生了史诗、马具制作技艺、游牧相关的音乐舞蹈。
社会结构与价值观:在强调家族伦理的文明中,祭祖仪式、家训族规等非遗项目就特别发达;在宗教信仰占据核心的文明中,各种宗教节庆、音乐、美术等非遗就异常丰富。
关系:文明是非遗的“孵化器”和“生态场”。非遗不能脱离其赖以生存的文明背景而独立存在,否则就会失去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
总结
我们可以用几个比喻来概括文明与非遗的关系:
1. “体”与“魂”:文明是庞大的躯体,非遗是其流淌不息的文化血脉和精神灵魂。
2. “大厦”与“砖石”:文明是一座宏伟的大厦,非遗则是构建这座大厦的、充满个性与故事的砖石。
3. “结果”与“过程”:文明是人类发展取得的辉煌成果,而非遗是产生并维系这些成果的、动态的、活态的文化过程。
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绝不仅仅是保护几项老手艺、几个老曲子,而是在保护人类文明的根基、多样性和未来发展的可能性。理解了非遗,我们才能更深刻、更鲜活地理解我们自身所属的文明。
高山:辽宁外研传媒集团创始人、铁岭外研学校、铁岭外研科技、铁岭外研传媒创始人、铁岭市电子商务协会会长、铁岭市侨商会会长、铁岭市侨联副主席,辽宁省侨界十大杰出人物、辽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辽宁省商务厅首批电子商务专家、辽宁省第二批电子商务专家评审组评委、铁岭二月二龙抬头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被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
高山从事互联网产业22年,2004年创建“中国曲艺网”,2016年建立非遗网(www.非遗网.中国)。创建的外研学校2016年获得国家级“敬老文明号”“侨之家”,“省十大终身学习品牌项目”荣誉称号,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过万。创建的外研科技被评为辽宁省首批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2017年被评为辽宁省首批跨境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创建的外研传媒2018年获得辽宁省商务厅颁发的“辽宁特色产业电商平台和服务运行企业”,2019年“外研非遗网”被商务部、中宣部、财政部、文旅部、国家广电总局评为“2019-2020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2020年获得辽宁省互联网协会颁发的“辽宁省互联网企业二十强”“铁岭市互联网领军企业”,2021年被辽宁省科技厅五部门评为“辽宁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022年被辽宁省侨联评为“辽宁省国际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