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大弦子戏(山东省)传承人:王秀兰
2017-05-12 10:09
王秀兰,女,1940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大弦子戏著名演员。
王秀兰1954年8月入大弦子戏剧团坐科学艺,先后师从大弦子戏名角郝福云(丑)、董宝进(旦)、吴庆月(旦、生)、戴建成(旦、生)、陈冠福(丑)等,生、旦双修。
1955年,所在戏班升为国有定陶县曙光剧团,1959年,曙光剧团上划菏泽地区,成立菏泽地区大弦子剧团。
1955年,在曙光剧团任女演员队队长,团支部书记,1959年入党,1960年,任菏泽地区大弦子剧团支部成员,1964年,任业务团长。
1969年,菏泽地区撤销大弦子剧团,进菏泽地区建筑公司,任成品车间排长(“文革”中该公司采用部队建制),1972年,调山东省柳子剧团,1974年,调菏泽地区杂技团,任党支部副书记。
1975年调入菏泽剧院,任副经理,1990年菏泽剧院与地区博物馆合并,任陈列科科长,1995年退休。
王秀兰学艺三天登台演配角,次年成为剧团头牌旦角,兼工小生,继承并主演过几十部剧目,主演过《两架山》、《火龙阵》、《斩王秀兰》、《审诰命》、《反五关》、《呼延庆打擂》、《闯幽州》、《下南唐》、《穆桂英下山》、《安金定投营》、《佘赛花》、《红珠女》、《追鱼》、《碧玉簪》、《金碗钗》、《乔老爷上轿》、《罗衫记》等,还主演过《江姐》、《红色娘子军》等现代戏,成功地塑造了近百个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影响遍及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江苏等几十个市县。
王秀兰先后收徒多人,菏泽地区大弦子剧团三位旦角主演,均出其门下。王秀兰离开剧团后坚持练功,经常参加业余演出,对本地业余大弦子剧团进行业务指导,积极参与对大弦子戏传统剧目的整理保护,配合有关部门记诵词、曲,联合其他大弦子戏演员排演折子戏,灌制录音、拍摄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