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动态 文章内容


  银冈书院古韵新声,非遗展演共谱华章


  五一期间,由非遗网、银冈书院、铁岭博物馆联合主办的“铁岭非遗大会——五一展演”在千年书院文化地标盛大启幕。活动以“活态传承·互动体验”为核心,通过沉浸式场景搭建、数字化传播矩阵、非遗工坊手作体验三大板块,吸引5万余人次参与,让传统技艺“活”起来、“潮”起来,成为辽北文旅融合的标杆案例。


  匠心工坊:指尖非遗唤醒文化基因


  在银冈书院青砖黛瓦的庭院中,12项非遗技艺化身“文化盲盒”,游客可“零距离”解锁千年匠心:
  • 银州木作:匠人现场演示榫卯拼接,游客亲手组装微型“辽北斗拱”,感受建筑智慧;
  • 烙画版画:以铁岭红色文化为题,制作大量版画,游客用高温电笔在木板上勾勒出“黑土金秋”,体验“火与木的对话”;
  • 漂漆扇:水面作画,漆液随波流转,游客定制专属“流动星河”漆扇,日均产出超2000把;
  • 朝鲜族辣白菜:非遗传承人指导游客亲手腌制,酸辣香气弥漫古院,成为“舌尖非遗”爆款。
  

  数字赋能:非遗网云端架桥传承

  活动突破地域限制,非遗网全程直播并搭建“云上非遗馆”:
  • AI换脸体验:游客上传照片即可“化身”辽北剪纸人物,生成动态非遗表情包;
  • 指尖课堂:手指画、绳结技艺短视频教程上线,单日播放量超10万次;
  • 数字藏品:精选烙画、金石传拓作品铸造NFT,线上拍卖助力传承人增收。

  活态传承:5万人次共筑文化记忆

  “非遗不是博物馆的标本,而是活着的传统。”活动总策划人表示,本次展演通过“老匠人+新青年”结对、亲子研学、非遗市集等创新形式,让传统技艺走出展柜、融入生活。游客王女士感慨:“在书院里编柳条、拓碑文,孩子第一次对传统文化‘上头’了!”


  未来,铁岭非遗大会将持续以“文化+”模式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让千年银州的文化基因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256.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254.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252.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255.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257.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300.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303.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319.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320.jpg


微信图片_202505131403011.jpg


a91b2deeefa867ecdf0397f37eeb05c.jpg


34b1000262b7f26bef74822f4173d82.jpg


bf465ee8546d19ce31238a5e83a1fb3.jpg


上一篇:【传统技艺】葫芦堆鼓技艺(铁岭市)传承人:鲁长文

下一篇:没有符合条件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