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en28_image001.jpg


李渔,字元亮,男,山东高密县人,生于1932年。是吕剧音乐奠基者之一,系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戏剧家协会艺术委员,山东音乐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化厅艺术委员,山东威海吕剧研究会特邀顾问,国家一级作曲。

李渔自幼勤奋好学,并善能多种乐器。1949年参加渤海区党委文工团,1950年调省文联地方戏曲研究室(山东省吕剧院前身)。初为演员,攻小生,后任伴奏员。在张斌、袁来欣、武韬等老师的热心指导下,他勤奋好学,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坠琴演奏技法渐趋精湛,遂成为全省著名的坠琴演奏家,直到离休前一直是省吕剧院的一把支柱坠琴手。在伴奏实践中,他在突出模拟唱腔,滑音独特等坠琴伴奏特色的基础上,又归纳总结出“托、拖、拉、带、垫、包、打、颤、抖”等坠琴伴奏技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演奏风格。

1958至1985年间,省吕剧团所演出的数十出剧目,所拍摄的电影艺术片、灌制的唱片、录音磁带、电视录像中的坠琴伴奏多出自他手。尤其在《借年》、《姊妹易嫁》、《沂河两岸》等剧日中的演奏,深得行家的好评和广大听众的赞许。

李渔初入山东省地方戏曲研究室先是演员、后任乐队兼作曲,其坠琴演奏技艺得益于袁来欣老艺人、张斌亲授。并与张斌、林建华、武韬、靳惠新、王俊英等挖掘、搜集、整理“山东琴书”、“东路梆子”等地方戏资料,记录了大量老艺人的经典曲目。

1952年开始吕剧音乐创作,其作曲的《刘海砍樵》、《迎春曲》获音乐改革奖,1954年华东汇演参与作曲的《李二嫂改嫁》获音乐改革奖,1954年与张斌合作创作《王定保借当》,1955年与张斌合编《吕剧音乐》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对吕剧的普及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1957年《李二嫂改嫁》、《借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艺术片,与张斌、武韬等重新整理音乐、唱腔。1958年起创作《朝阳沟》、《劳动人民战士》、《东风解冻》、《红嫂》、《三拉房》、《逼婚记》等。

他本应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时代和人民,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到不该有的折磨和屈辱,艺术创作甚至正常的生活权利被剥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又焕发艺术青春,全身心地投入到他所热爱的吕剧艺术之中。此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被省吕剧团委以主持艺委会日常工作的重任,并担任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吕剧篇》的主编。1985年离休后,他仍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李二嫂后传》、《彩石崖》、《乾隆醉酒》等电视剧作曲。

在近六十年的创作、演奏生涯中,潜心钻研、刻苦磨砺,形成了独特的吕剧音乐创作风格,作曲剧目近百部,为吕剧事业的传承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并培养造就出一大批优秀学生,许多已成为当今吕剧音乐作曲、坠琴演奏的骨干。

近年来,李渔先生仍在编写文集、总结经验、出版了《吕剧音乐》、《吕剧声腔说略》等著作。虽年逾古稀还在不辞劳苦为吕剧事业默默耕耘着。

李渔先生作为新中国第一批新文艺工作者,他在积极向老艺人学习请教的前提下,和其他同事一起参与了吕剧剧种改革、发展的全过程,为吕剧音乐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上一篇:【传统舞蹈】热巴舞 (云南省) 传承人:和学城

下一篇:【传统戏剧】吕剧(山东省)传承人:栾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