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李崇保,男,1944年,生于山东省郓城县。李崇保12岁开始学艺,攻司鼓。得到启蒙老师李心刚的悉心教导。

1957年6月考入郓城县工农剧社(山东省柳子剧团前身)跟随程兆林老师学习打鼓,并向王传明、冯保泉等老艺人学习唱腔、音乐曲牌、唢呐曲牌等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9年,李崇保随团调省。多年来,他在师承传统的基础上,刻苦学习、勤于锻炼,掌握了本剧种的音乐要领,他还善于学习、吸收梆子、京剧等其他剧种的优点,融入到柳子戏中来。他功力深厚,鼓点节奏明快,手法干净利落,打重鼓刚劲有力,击轻鼓清脆明晰,并与笛、笙、三弦等乐器配合默契,逐渐形成自己的演奏风格。

工作以来,李崇保参与演奏了《白兔记》《打登州》《孙安动本》《红罗记》《玩会跳船》《琵琶遗恨》《盗骨会兄》《江姐》《龙江颂》等几十出传统剧目。并参与了《十五贯》《三凤求凰》《徐龙铡子》《张飞闯辕门》《花子拾金》等多出剧目的音乐唱腔设计。

1961年,在济南演出《张飞闯辕门》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慰问,同年秋,又为朱德司令员演出了《红罗记》。由于掌握的大量的柳子戏曲牌,他成为柳子戏第一批记谱人,实现了柳子戏史上从无谱到有谱的转折。

1978年,在全国第一次地方戏普查工作中,他曾先后到东北、菏泽、临沂等地收集柳子戏曲谱资料,并一再落实,确保资料的真实、准确。参与《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的编纂。

多年来,他虚心好学,收集记录了柳子戏传统锣鼓经和曲牌近百种,1984年与人合编成《柳子戏音乐简编》。


上一篇:【传统舞蹈】打歌 (云南省)传承人:颜炳英

下一篇:【传统舞蹈】打歌 (云南省)传承人:杨天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