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柳子戏(山东省)传承人:李松云
2017-05-12 08:40
李松云,女,1941年出生于山东郓城,系柳子戏第一代女演员。
1956年至1958年,山东郓城县文教科为国营郓城县工农剧社招收学员50名,其中包括一部分女学员,开柳子戏女演员登台演出之先声,李松云便是其中的一位。
入团后,李松云跟随柳子戏南派传人李贯德先生学艺,主攻闺门旦、青衣。由于其天赋好,加之个人的勤奋与努力,很快掌握了唱、做、念、打各方面的基本技能,成为众多女演员中的佼佼者。
1959年,剧团调省,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李松云成为剧团舞台骨干。她基本功扎实,表演朴实动情,嗓音清澈亮丽,行腔婉转流畅,富有韵味,极具人物情感表现力和艺术美感。她还善于博众家之长来补已之短,逐渐形成了她朴实大方、韵味隽永的独特艺术风格。
在李松云四十余年的艺术生涯中,演出过几十出剧目,先后塑造了几十个性格迥异、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如:《红罗记》中能文善武、冰雪聪明、敢于追求爱情的公主于桂春;《孙安动本》中塑造的大义凛然、为民请命的孙安夫人;在《玩会跳船》中塑造的纯洁善良、大家闺秀的白月娟;在《观灯》中塑造的秀而不媚,寒而不清的小家碧玉胡秀英;在《绒花记》中塑造的美丽善良、爱情忠贞的喜蛛女等,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堪称经典之作。其代表还有:《红罗记》、《御碑亭》、《抱妆盒》、《春草闯堂》、《绒花记》、《双下山》、《观灯》等。
多年来,李松云一直致力于培养柳子戏接班人,曾担任山东省戏曲学校87、99两届柳子科学员的教学工作。如今,年近七旬的她,仍被剧团返聘,教授青年演员唱腔和表演等课程,继续着艰巨、意义深远的传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