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金江号子 (云南省) 传承人:牟玉成
2017-05-11 14:56
金江号子是金沙江的灵魂,它高吭高昂、婉转优雅,有独特狂野的金沙江风味和鲜明地方特色。
1949年9月21日,牟玉成出生于绥江县中城镇一个船工家庭,从小就跟随父亲在船上生活,熟知金江号子的各种唱法,对金沙江航道,特别是绥江至宜宾这段航道的地理情况了如指掌。17岁时,牟玉成也当起了纤夫,和数十人在悬崖陡壁上无数遍地拖过木船。纤夫们前行的时候吼的号子,是一种劳动指挥系统,号工一人领唱,众人应和;纤藤(牵头)负责把握方向,探测路子;三桡走最后。纤夫和船上的水手将根据领号的号子及时调整行船和拉纤路线,形成前后呼应、凝心聚力的局面。由于金沙江水湍急凶猛,水势变化莫测,所以金江号子在节奏、旋律、气势、情感等方面都呈现出丰富多彩、高亢雄壮的特点。根据船只在金沙江中航行时的具体操作程序,金江号子大约分招架号子、五板号子、四平腔、搬滩号子、抛河号子、下滩号子和抽桅子号子等七大类。牟玉成在金江号子演唱时领腔,根据船只在金沙江航行的具体情况再决定唱哪只号子,可即性发挥,自编自唱。2008年,《金江号子》在“昭通市民族民间文艺调演”中获三等奖。
金江号子后继乏人,濒临消失。作为现在为数极少的劳动号子熟悉者,牟玉成决心将这一铭记着历史烙印的民间本土文化传承下去。他先后收集、整理出各种劳动号子数十种,走进校园培训金江号子,并能登上舞台表演。2012年,牟玉成还以金江号子为基础,融入大移民大搬迁的时代内涵,创作了独具特色的绥江地方民歌《三川半》,被绥江人民誉为“绥江山地民歌歌手”。2013年,牟玉成在绥江县文体局的帮助下,组织曾经长年从事抬工、纤夫的老人和号子爱好者们,成立了“绥江号子协会”,并担任会长。在时常聚集会员演唱号子外,牟玉成还固定每周六组织亲自传授和教学号子,带领爱好者们不断地收集整理和完善劳动号子。
金江号子不会消逝,那些高亢而嘹亮的号子,将在千里大峡谷吟唱成一道道永恒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