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昆明市

  【简介】

  付昆祥于1966年出生,自1984年接触模型制作开始,近四十年来都一直致力于中国木制古帆船的传承和发展。

  付昆祥先后创办了昆明博雅模型公司、宇平工艺品有限公司、昆明奋进工艺品有限公司以及如今的昆明森舍墨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森舍墨工继续发展以付昆祥为核心的船模事业,由之前的商业转向文化方向。自森舍墨工成立以来,在对外宣传、文化资料收集、教学互动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付昆祥参加的部分知名展览

  2012年,符昆祥参加了由昆明市人民政府主办、晋宁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12中国·昆明泛亚郑和文化国际文化旅游节航海文化主题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2016年7月至12月,付昆祥带了数十条郑和船队到韩国釜山国立航海博物馆,参与了大航海时代《希望之风》主题展览。展览期间,西班牙驻韩大使、俄罗斯驻韩大使、葡萄牙驻韩大使、韩国文化部部长等重要领导都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了郑和船队,了解了中国郑和船队的气势及历史。这次展出让国外友人了解到郑和就是我们云南昆明人。

  2017年《世界船说,大国崛起》国内展出项目,被选为国家艺术基金支持项目。2018年6月7日,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赵少华在吉林省文化厅厅长马少红的陪同下,到吉林省博物院和吉林省工艺美术馆,实地考察了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世界船说”手工船模作品展》的前期准备情况。

  2017年8月,在云南省文博会上,由昆明市文产办组织,在昆明市展厅展出了以郑和船队为主题的航海模型展。此次展出面积占地约四百平方米,展出大小船模共计53条。此次展出是1:100郑和船模队形象展出最完整的一次。

  2018年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云南非遗文化展”,2019年参加了巴黎中国文化交流中心“云南非遗文化展”,共计展出了郑和及清明上河图中的船模数十条,以及微缩完整郑和船模208条。

  公司成立之前,付昆祥就已经开始了大量相关文化的收集。2017年开始,付昆祥走寻近半个中国,分别考察了南京船厂旧址、郑和公园、南京博物馆、泉州出海口、泉州旧船厂等多个可能会有相关资料的地点进行资料收集。2018年和2019年,付昆祥更是收到了从德国、西班牙、美国等多地朋友或陌生人寄来的资料。

  传承与教育

  除了参加各种展览,付昆祥还多次带郑和船队和中国古船模走进校园,给同学们讲解郑和当年七下西洋的壮举。

  公司在建立之初,付昆祥不断地将复杂难做的造船方式简化,衍生出多种木制类手工套材,适宜人年龄可从4岁到80岁不等。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传统的木制品、榫卯结构、历史故事,付昆祥的衍生品从小饰品到装饰品,从高端物品到儿童玩具都一一覆盖,2019年,付昆祥还参加了“非遗进校园的”小课堂。

  2016年,深圳鲁班学院聘用付昆祥为鲁班学院讲师。第五届鲁班节鲁班学院筹备组成立大会在深圳举行。正式聘用付昆祥为鲁班学院外聘讲师,并在2019年授权付昆祥为鲁班学院云南分院院长,授权昆明森舍墨工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筹建鲁班学院云南分院工作。

  对外交流

  自2017年来,符昆祥参加了国内大小数十个展出,每次均是以海洋文化或郑和文化为主的船模展览,每次的展出都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拍照、媒体采访以及很多专业人士和爱好者的好评。公司转型文化后,就一直和多个国外博物馆长期保持一定的联系。2018年和2019年,付昆祥一共将四个船模送进了德国的两个博物馆和俄罗斯的“五十年前进号”中,博物馆给予付昆祥很高的评价。

  2018年5月,付昆祥受邀参加马来西亚“中马文化交流峰会”,展示了付昆祥整套郑和船队的队形,讲解了郑和船队不同船型的功能,与马来西亚相关专家做了有关郑和的交流。

  2018年1月,德国汉堡海事博物馆收藏了两条付昆祥做的中国船模。在众多中国大师作品的船模中,博物馆选定了由付昆祥工作室制作的一条汴河客船(清明上河图中复制的客船),和一条中国沙船三扇头--水密隔舱结构模型两条船模,收藏并在博物馆中展示。

  文化融合

  2016年,付昆祥与中国著名画家钟开天合作,筹备2020年世界巡展工作。钟开天老师目前正在创作一幅800米国画长卷《郑和下西洋》,画中所有船只,都以付昆祥工作室郑和舰队及其他相关船模为范本进行创作,待画作完成后将重走郑和路世界巡展。


上一篇:【传统技艺】传统拓片技艺(昆明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禄劝手工银器制作技艺(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