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昆明市

  【简介】

  相传在大唐僖宗年间,在宜良汤池坝子里,有一户洪姓人家,家境殷实,人称洪员外。这洪员外生有一女待字闺中,生得既聪慧乖巧,又明艳动人。

  一日,洪小姐和众女伴去老爷山游玩,在山神庙里,众人开玩笑说用编织的花圈去套山神像,谁要套中了就嫁给山神。结果唯独洪小姐的花圈套中了山神像,把洪小姐羞得面红耳赤,急忙拉着众女伴回家了。

  当天夜里,洪小姐在睡梦中梦见一个身穿白衣的男子来前来相会,说白天洪小姐既然套中了他,就应该履行承诺嫁给山神,以后他会每天晚上都来陪伴洪小姐。

  醒来后洪小姐不敢声张,心中疑惑不定。从此白衣男子每夜必定前来相聚,天不亮就走。洪小姐问他白天住在哪里,他也不说。

  谁知几个月后,洪小姐肚子越来越大,竟是怀孕了。纸包不住火,在洪员外逼问下,洪小姐不得不吐露实情,把如何用花圈套中山神,山神夜里前来相会的事情告知父亲。

  洪员外听后如五雷轰顶,女儿未婚先孕,传出去以后还怎么做人?况且那男子只是夜里前来相会,白天并不见踪影,必是妖邪作乱。

  于是洪员外让洪小姐当天夜里把穿着红线的绣花针别在男子衣服上,看他白天藏在哪里。洪小姐不敢违背父亲之命,当天夜里趁男子睡着之际悄悄的把穿着红线的绣花针别在了男子的衣服后面。

  第二天早上,洪员外来到洪小姐房里,果然看见一根红线从床边一直蜿蜒出去。洪员外顺着红线一路追寻到村尾的一口水井旁边,只见红线一直沿着井壁下到水井里。

  于是洪员外命人挑来几担石灰倒进井里,随即井水像沸了的开水一般翻滚起来,不一会漂上来一只被烫死的大鳖。把大鳖打捞起来一看,这只大鳖通体白色,足有一口铁锅那么大,洪员外命人把大鳖一把火烧成灰后埋了。

  回家后洪员外本想命洪小姐把腹中胎儿打掉,谁知洪小姐得知大鳖被烫死烧成灰埋了,知道是自己害死了它,追悔莫及,拼死不从。

  洪员外心疼女儿,只得把洪小姐的房门锁住,命她不许出房门一步,以免家丑外扬。洪小姐无法,大哭一场,也只能烧了几柱香祭拜一番。

  当天夜里,洪小姐睡梦中又见到白衣男子,对她说:“我本是山神,只因和你有段姻缘,所以才托身大鳖前来相聚,谁知却被你父亲烫死烧得灰飞烟灭。你也不必难过,我肉身既毁,只能折返天庭。待日后我们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你可叫他前来山神庙找我,我自有宝物传他。”说完,白衣男子飘然不见。

  洪小姐蓦然惊醒,只得默默记在心里。

  几个月后,洪小姐产下一子。洪员外恐家丑外扬,把婴儿埋在米糠里想闷死他。谁知三天后扒开米糠一看,婴儿非但没死,反而长大不少。洪员外一看既是有鬼神保佑,也只能认命,让洪小姐抱回去忍辱抚养,并取名“粗糠宝”。

  这粗糠宝见风就长,体格异常,自幼就天生神力,力能举鼎。只是常常被旁人耻笑有母无父,受尽无数白眼。

  眨眼间粗糠宝已经十七岁了,洪小姐见儿子终于长大成人,便把生他的前后缘由和盘托出,让他去山神庙找自己的父亲。

  第二天,粗糠宝来到山神庙找父亲,除了庙里的山神像外,没看到一个人。粗糠宝心想:总不能没见到父亲就回去了,也许父亲是在考验自己有没有诚心吧?

  于是粗糠宝就坐在庙门口等着,等着等着,居然睡着了,突然眼前金光一闪,出现了一个白衣男子。

  白衣男子指着山神像面前一块青石板对他说:“你不是力大无穷吗?你过来把这块青石板抬起来。”粗糠宝来到青石板面前,聚气凝神,大喝一声,把青石板抬了起来,只见下面有一口箱子,打开箱子,里面有降妖剑一把、金铠甲一副、入地鞋一双、照妖镜一面、兵法书一本。白衣对着南方一指,说:“这几件宝物都是给你的,你带着它们去投军为国效力吧。”说完化作一道金光消失不见。

  粗糠宝一惊,醒了过来,原来是一场梦。想到梦中的情形,莫非他就是父亲?粗糠宝依着梦中所见,来到山神像面前把青石板抬起,果然有一口箱子,他取了箱中宝物,对着山神像拜了三拜,依着白衣男子所指,从南而去。

  粗糠宝一路向南,来到大理南诏国,时遇南诏国为抵抗外族入侵,正招兵买马,于是便报名参了军。凭借着几件宝物和学到的兵法,粗糠宝屡立战功,被封为南诏国将军,并赐名“段宗榜”。

  时值鼠精下凡,祸害民间,大唐皇帝下旨,招各诸侯国出兵东京除妖,于是南诏国王命粗糠宝领兵前往。

  粗糠宝抵达东京后,斩杀鼠妖无数,并用照妖镜照出为首五只鼠精原形,冲将上前,两脚各踏一只,双手各握一只,嘴里咬住一只。皇帝在城墙上看见,心中大喜,问粗糠宝:“段将军,都抓住了吗?”见皇帝问话,粗糠宝不敢不答,待他张口答话,嘴里那只鼠精趁机逃走,所以至今还有老鼠为害人间。

  斩杀四只鼠精后,粗糠宝受了皇帝赏赐,班师回朝。

  南诏国有个邻国狮子国,垂涎南诏国富有,时常侵犯南诏国边境,粗糠宝便又领命出征。

  朝中一个奸臣趁粗糠宝在外征战,国内空虚之际,害死国王,篡夺王位。粗糠宝平定狮子国后,回朝扫清奸党,保太子登基,被加封为“上将军”。

  粗糠宝在外征战多年,思乡心切,于是向国王奏准回家省亲。快到汤池时,粗糠宝命人通知汤池十八村村民准备迎接,谁知村民们认为粗糠宝有母无父,伤风败俗,有辱先人,拒不迎接。粗糠宝得知消息后气愤难平,大吼:“今日你们不来接我,日后必定要让你们接我回去,否则汤池十八村,牛死马遭瘟!”言毕一头撞向路边大树,气绝身亡,这一天正是农历三月初三。

  粗糠宝死后,汤池连年大旱,果然牛死马瘟。村民们知道得罪了粗糠宝,触怒天神,只得大作道场,安排迎接仪式,把粗糠宝尸体接回汤池厚葬,并许诺以后每年三月初三,必定举行盛大祭拜他。

  南诏国王感念粗糠宝功劳,追封谥号为“清平景帝”,民间俗称“洪师老爷”。把粗糠宝撞死的那棵大树砍倒雕刻了两尊粗糠宝全身神像,皆是身披金甲护心镜,腰悬降妖剑,身背五彩旗,双手各抓一只鼠精,两足各踏一只。一尊送回南诏国谥号为“段氏本王”,一尊供奉于汤池万福寺中。

  自此,汤池才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而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老百姓们都会举办盛大仪式,从万福寺种请出粗糠宝神像,一路吹吹打打,游遍汤池十八村后,再送回寺中供奉,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上一篇:【传统技艺】漳州手工制香技艺(漳州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圭山彩虹(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