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韶关市

  【简介】

  瑶山茶制作技艺 作为韶关市“非遗”传统民间制茶技艺之一,乳源瑶族自治区属古韶州县域,制茶业具有悠久的传承历史。据(唐)陆羽著《茶经八之出》记:“岭南茶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乳源位处韶州西,亦为茶产区之一,产茶种以大叶高山毛茶为主。清同治《韶州府志》载:“毛茶出西山,有白毫,苦涩大寒,消暑解热去积滞”。明、清时期乳源产茶为商贸“大宗”,茗品“双峰叠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乳源制茶业逐步得到发展并走向兴盛,并在国民经济“四五”计划期间,由广东省政府将乳源与乐昌、仁化三县,并列入省重点茶叶商品生产基地,乳源“双峰叠翠”与乐昌、仁化“白毛尖”,及曲江罗坑茶,并列成为广东省内产茶著名“品牌”。

  瑶山白毫茶盛产于粤北高寒山区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崇山峻岭之中。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的必背、东坪、游溪、洛阳等镇,总面积6000多亩。基地峰峦叠嶂,林木葱翠,终年云雾弥漫,空气清新,湿度大,强烈阳光直射少,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日照时间为1350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5~19.8℃,极端低温也只有零下4℃,无霜期达310天,年均降雨量为1752毫米。由于环境优越,瑶山白毫茶富含糖类、氨基酸、叶绿素和多种维生素。

  瑶山白毫茶外形紧直匀齐,满披白毫,内质香气毫香持久,汤色浅黄清亮,滋味鲜爽,叶底匀齐、明亮。经精细加工,其成品茶香气清新芬芳,滋味醇和回甘,具有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助消化,解热毒等功效,常饮利于健身防病,益寿延年。


上一篇:【传统技艺】乳源打铁工艺(韶关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澄江黄酒酿造技艺(韶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