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医药

  【地区】辽宁省铁岭市

  【简介】

  铁岭陈氏中医瞬针源于燕京韩氏,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八代传人探索、传承、创新,目前深深扎根于铁岭。
  第七代传承人、铁岭市银州区陈氏中医诊所所长陈秀杰,对传承的道光26年《治病秘方》手抄本和瞬针技法勤奋钻研,经20余年的临床实践,形成现今铁岭陈氏中医瞬针疗法体系,以快速解除患者疼痛而远近闻名。它有进针浅、不行针、无禁忌穴位、疗程短等特色,是一种“从外治内”,以针刺的方式解除病痛的治疗方法。对颈椎病、肩周炎、腰脱、鼻炎、中耳炎等40余种病症有显著疗效,急性病多在1-2次痊愈,已治愈患者3.3万例。
  随着时代发展,许多古老的中医外治疗法相继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很多人不愿学中医,更不愿从事针刺科。民间有传男不传女,传亲不传外的观念,导致这些珍贵民间技法慢慢流失,甚至失传。铁岭陈氏中医瞬针人才匮乏,亟待保护和传承,陈秀杰医生与第八代传承人张一铭愿将祖传绝学发扬光大,使其从民间走向殿堂、走向课堂、走向院所,造福百姓,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

  铁岭市银州区陈氏中医诊所所长陈秀杰,传承的国内罕见的瞬针针刺技法,被誉为“祖国博大精深的针灸医学散落在民间的一块瑰宝”,目前已被列为铁岭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瞬针针刺技法源于燕京(今北京)的韩氏,清道光26年宫廷御医韩培选著成《治病秘方》手抄本,记载多个验方、效方,韩氏后人几经相传,目前已传承8代、200余年。

  一、针具特色:业界极为罕见,与古代圆利针有所相似,针体较常见针灸中的毫针短而粗,整针为上粗下细的圆柱体,一般针长10厘米左右,针体直径2.5毫米左右。针体主体为银,辅以特殊合金锻造,因此针体坚硬,针尖尖锐。

  二、疗法特色:

  1 、进针快、进针浅

  医生通过特有技法瞬间进针,针尖仅刺破患者表层皮肤,刺激皮下的穴位、痛点等经络应激区域即可。

  2、不行针、易操作

  常见针灸治疗中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需要一定时间的行针、留针。而瞬针疗法不需要行针过程,依患者病灶选取穴位进行快速施针,易于操作。

  3、无禁忌穴位、安全可靠

  瞬针疗法由于进针浅,可以避开人体所有危险脏器,因此无任何禁忌穴位,进而达到“全身无穴处处穴”的境界,安全可靠。

  4、疗程短、见效快

  治疗疼痛、扭伤等疾病,施针后数秒即有明显的效果,有时比止痛药还要快,毫无副作用,而且往往在1-2次或数次内即能达到根治的效果。

  5、无痛感、无恐惧感

  瞬针技法施针时破皮速度约0.1秒,一般不会感觉到疼痛,或者刚有一点痛感就已经施针结束,患者无疼痛感和恐惧感。

  三、优势病种:

  陈氏瞬针依据人体经络走向循经取穴,对患者辨证施治,对北方劳动人民较易患上久治难愈的颈椎病、肩周炎、腰脱、鼻炎、中耳炎等40余种病症有着显著疗效。目前已经治愈患者4.77万例。

  陈秀杰作为瞬针第七代传承人,经常应邀到北京、上海等地交流医术,特别是与国内知名针刀专家王令习、《子午流注温灸法》作者尤恩玉等名家交流,提高技艺。2019年6月,她应邀到敦煌参加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峰论坛”,现场为原国家文化部副部长、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倡导者周和平,原国家文化部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科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柳长华等国内中医界知名专家演示陈氏祖传针刺技法,并为他们本人施针治病,令他们纷纷赞叹称奇:“过去只在文献、博物馆中看到的汉代针具,如今民间居然有人用其治病,而且手法特殊,效果显著。为博大精深的祖国中医针灸文化增添了新的内涵,拓宽了针灸技法研究领域,也为人民防病治病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  

  铁岭市银州区陈氏中医诊所先后被铁岭市政府授予“先进民营企业”荣誉称号、被辽宁省工商局和辽宁省个体劳动者协会授予“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辽宁省重点支持保护企业。

  陈秀杰担任铁岭市政协委员,积极参政议政,多件提案被评为“重点提案”,并担任社情民意联络员,及时反映群众诉求。还经常参加扶贫帮困献爱心、艾滋病志愿服务、到儿童福利院和养老院做慈善等公益活动,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

陈氏瞬针3.jpg

陈氏瞬针2.jpg

陈氏瞬针1.jpg


上一篇:【传统美术】铁岭剪纸(铁岭市)

下一篇:【非遗动态】首届生态博览会“海南馆日”:生态产品与非遗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