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
  【简介】
  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满清的陕甘总督左宗棠在收复新疆进军的路上,沿路种下了千里“左公柳”引得春分渡玉关,在固原留下的就是已传承五代人的崔氏醪糟,春醪飘香寿仙餐,崔氏醪糟始祖周什长,湖南人,同治早期随清军来到西北,在甘肃退役,落业在固原,凭家传醪糟技艺谋生,崔氏醪糟第四代传人崔拯民于1940年12月出生,1951年-1956年为了生计随父学艺,传承的崔氏醪糟于2000年8月被宁夏烹饪协会评为宁夏名小吃,当年9月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中华名小吃。2005年被固原市烹饪协会评为固原名小吃。2012年被原州区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5年被固原福源食业有限公司评为最佳诚信供货商等荣誉称号。
  崔氏醪糟,色泽洁白,甜味纯正,爽口清香,其优点来源于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用料考研,制作严格,其主要原料为宁夏糯米,宁夏糯米受益于黄河之水和银川平原之沃土,加之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糯米中易于转化为葡萄糖的淀粉含量高,经长期多次试验对比唯有宁夏糯米是做醪糟的最好原料。崔氏醪糟能赢得大家喜欢除了严格按照传统技法操作外也有赖于优质的宁夏糯米。

上一篇:【传统技艺】肖记水面(中卫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锔瓷(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