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辽宁省朝阳市

【简介】


中国蜡染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可追溯至秦汉之际,盛行于隋唐。建平蜡染是汉民出关所形成的移民文化之产物。随着清中叶的汉民出关,传统手工技艺蜡染随之落户于辽西。《朝阳县志》(民国十九年温熙著)记载:“蓝,今为靛者,是也。《本草》谓:蓝者五种,而作‘靛’则一。今土人于山坡下平坦处种之,刈其叶,掘地为坎,渍以石灰成靛,以供染。”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建平依然有印染、扎染、蜡染的手工作坊。


建平蜡染基本还在运用古老的民间技术:以蜂蜡作为防染材料,以蓝靛等冷染料作为浸染染料。用蜡刀蘸融化的蜡液在画好画稿的布上画蜡,仅限于留白的地方用蜡封;而后用蓝靛浸染;再用热水,或者熨斗将蜡去掉。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产生天然裂纹,称为"冰裂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裂纹"。这种"冰裂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层次更加丰富。需要附加其他的颜色,或者另外的层次,可再次封蜡、浸染;也可结合印染、扎染进行。


上一篇:【传统美术】朝阳皮雕(朝阳市)

下一篇:【传统美术】建平烙葫芦(朝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