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马扎制作技艺(滨州市)
2021-05-19 15:00
【类别】传统技艺
【地区】滨州市无棣县
【简介】
马扎,俗名“撑板凳”“杌扎”,其模样同小凳子相似,是一种小型的坐具,腿交叉,上面绷帆布或穿线绳等,可以合拢,便于携带。马扎源自北方游牧民族的“胡床”,东汉始传入,见于文献记载,但没有形象资料。无棣县海丰街道办事处曹庙村的编制马扎工艺始于民国年间,工艺精湛,成品经批发流传于德州、天津、东营、济南等地。
编制马扎工艺从起初的手工推锯到现在的电锯制作,在流传中不断发展。编制马扎工艺为利用硬杂木(槐树、枣木、桑树等材质比较结实的木头)、塑料绳、尼龙绳、平带、针、电锯、电磨、锤子等工具,经过原木解板、板块解成板条、上下杩头打卯、立腿开凸打中点成柚眼、组装单批马扎,钻穿线眼、上下杩头打偏弧,单匹简单磨光、把单里、外匹组装,成半成品、精细磨光、上漆上油、上中心轴、穿线铺作面等步骤制作马扎。有的还在马扎成品侧面钉一些金属片图案以作装饰。
成品马扎的工艺独特、外形美观、坚固耐用、携带方便;马扎中间用黄铜轴支撑,结实耐用;边缘镶嵌龙黄饰件,古朴典雅;表面光洁细腻,时间愈久,色泽愈鲜亮,是家居的理想用品。
编制马扎为纯手工制作,工艺精细,其产品朴素大方、环保无公害,是“低碳生活”的理想选择。编制马扎也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