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双龙舞(滁州市)
2021-05-19 09:43
【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
【简介】
《双龙舞》是全椒县二郎口镇传统和独有的民间舞蹈,是集舞、号子(说好)表演、伴以锣、鼓等打击乐为一体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以二郎口镇为中心的下陶村、大孙村一带。
双龙舞又名玩龙灯,是下陶村村民自发组织表演,起源于社教时期(1964年),意在鼓励人民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斗志;再次玩龙灯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1年),旨在表现农民拥护党的暖民政策喜悦心情;第三次玩龙灯是二十世纪末,由于全面改革开放,国力增强,群众逐渐富裕起来,表达了广大农民对党的富民政策肯定;第四次玩龙灯是二十一世纪初至今,表现了广大农民欢呼党的惠民政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征程中,逐步奔向小康和谐社会的崭新风貌。
《双龙舞》的表演特征具有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灵活多变,既有广场表演的气势,又具有街亮灯增加节日气氛的特点,更适应于舞台和乡村农户门前和庭院表演的艺术特性。其舞蹈表演大致分为八节,如“龙腾虎跃”、“里龙门”、“外龙门”、“二龙戏水”(又名丹凤朝阳)、“二龙担山”、“二龙抢珠”、“单盘柱”、“双盘柱”。舞蹈造型和锣鼓伴奏刚劲、威武、强烈、优美,充满了浓厚的乡土气息,象征着吉祥如意,象征着幸福安康,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1、历史价值: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民间玩龙灯历史悠久,这一活动体现龙的传人凝心聚力、奋发向上的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传承民舞《双龙舞》极具现实意义。
2、艺术价值:
(1)《双龙舞》影响和带动了一大批民间文化艺术种类,如狮子舞、河蚌舞、旱地行舟舞等,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宝贵的遗产。
(2)灵活多变的表现形式
《双龙舞》的表演形式灵活多变,可适应各种环境的演出需要。如大型的集会,可在广场上表演;节日喜庆,可在长街行进中表演;逢年过节,可挨门逐户表演,为各种庆典宣传等也可在舞台上表演。
(3)演出技艺朴实
《双龙舞》是集舞、演奏、表演为一体的民间艺术,舞姿刚劲,自然,造型朴实,演奏是最普通的民族器乐,表演的形式和内容更是人们所喜闻乐见,深受普遍民众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