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江西省九江市

【简介】


自古以来,德安人杰在灵,曾出过很多的文人仪士,到清代便是兴旺发达了。因而德安人民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敬仰出外做官的德安名人。就在县城的西北侧修筑了一座高十一层的宝塔,塔的四周是各种古色古香的庙宇和神以工代赈,供百姓敬香弄火。说来也巧,这座“神灵”的宝塔年年给德安人民带来不少“恩赐”。人才便是层出不穷。然而一些县太爷大都到任不久,便被德安的“癞子”或百姓赶了出去。


有一年,一个外地来德安县县令的太爷,到任几天,却没有多少人来向他敬献。一个差衙即附耳对他说:这里百姓一向高傲成性,非但不馈献,抑且不甚安纪。一天,这位县太爷便装来到城西宝塔寺庙。嗬,寺庙前人声鼎沸,好不热闹,一看这情景,他便知道几分。再往供堂一看,却见案上放着一双锃亮的皮鞋,县太爷感到好生奇怪,百姓为何如此奥秘,天天叩拜这双皮鞋!?原来,是德安一个出外做侯王人穿过的留下做纪念的鞋,人们为了敬仰他,求上帝保佑德安日益兴旺,就天天来烧香敬火。对于县官的到来,他们却不屑一顾。县太爷明白此情后,非常恼怒和自愧,我一个堂堂的县官,竟不如他人的一双鞋。真是目无我此官也。


回来后,县官与几个亲党密商,决心要治治这些“癞子”,压压德安的风水和灵气。过了几天,县官便从九江请来一个会看地气的“风水”先生。经过几天的观察。风水先生惊奇地告诉县官:“难怪德安如此兴旺,人才辈出。原来这个县城是条“船地”,船头在东南,船尾在西北。水涨船高,这座宝塔,地处船的中间,是坐宝城塔。”他还讲:“要压住德安风水必须迁出宝塔,使船身摇摆不定,德安就会败下去。否则,你县官定当坐不稳。”县太爷一听,不禁打了个寒噤,回来命令匠工把宝塔迁出城外,移到城南三里有余的乌龟山。然而,乌龟山旁又有一座蚌壳山,两山相距,一南一北,谁知宝塔压在乌龟山上。蚌壳山就会冒出更多的珠宝和“灵气”来。非但没有压住“风水”。而且德安越发兴旺起来。为此,县官更是心急如焚;经过再三努力,终于请来一个特别“显灵”的风水先生,在全县全面察看,果然这位先生比前个要有“见知”。他讲:“德安县城确属“船地”,但木环龙是条卧龙糟,糟里要出大官,要出皇帝,有龙颜附体。就要从象,狮二山之间游进金带河。龙、船相应,无可治药。”他还讲:“要压住德安的风水,就必须掌握船头,船尾和卧龙出没的地方。”在风水先生的指使下,县官下令:立即塞死金带河。架起维南娇,打拌纱帽。然后把宝塔做到县城东南桥的梧桐山上,把船头压沉,把船尾卡死,安得其间,德安便可治理了。


说来也巧,自从清嘉庆年宝塔做到梧桐山后,德安的风水真的“压”住了一些。人才也相继淡漠。后来,人们把这座“压住”了德安文气的宝塔叫做文华塔。


上一篇:【民俗】幽兰渡年猪(南昌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九江灯谜(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