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
  【简介】
  全椒“高跷”因流传于六镇、东王、草庵一带山村,又叫做《山村高跷》。据传说,清朝末年地方有一位习武的江湖艺人,勤奋好学,身手娇健,擅于杂耍。他根据农村雨天出行穿的板履子特色,用硬质树制成独脚棍高跷,高度为一米,在技艺提高的基础上,高跷的高度逐步升高到1.5米至2米。前期踩高跷均为男士,一般4人同演,扮演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等角色,手持道具,踩着锣鼓点变换队形,表演,于村庄、集镇、街道及拜门头演出。每逢春节,正朋十五、重大集会、喜庆的日子里在全椒西中部乡镇、山村都有踩高跷花灯出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又创新编排了“高跷”兰花灯,将踩高跷唱兰花结合起来。八女子扮兰花姑娘,男青年扮“伞把子”,另外两人扮成老俩口,逗乐即兴演唱,表演更为风趣滑稽。高跷花灯以锣鼓锁呐伴奏。演出内容有《唐僧取经》、《八仙过海》、《七仙女下凡》等。上场一般由生、丑出场,表演滑稽动作,转一大圈后,其它角色分两人一组陆续上场,演员无唱词,只做各人所承担角色的动作。高跷花灯形式别具一格,表演朴实,有一定的难度和独特的技艺,它既能在广场上演出,也可在舞台上演出,很受地方群众的欢迎。

上一篇:【传统技艺】古河狮子头(滁州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高跷镗(滁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