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6ol1_image001.jpg


梁永和,男,1924年出生于武城县甲马营乡梁小屯村。1941年至1955年,在运河天津至河南道口段做纤工和专职号工。

梁永和从18岁开始在运河上做纤工,跟随父亲和哥哥喊号。天生聪慧的他凭借念过书和一副好嗓子的功底,很快就学会了打篷、起锚、拉纤、拉冲、撑篙、摇橹、绞关、警戒、联络等号子,且能准确把握所唱号子的速度、力度和感情。其中,他最拿手的要数行船号子,其唱腔字正腔圆、婉转优美,令人赞叹不已。

他在继承传统唱法的同时,又融会了江南运河号子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此基础上,将武城运河号子唱遍并推向流域各地,赢得了极好的声誉,船家常引以为豪。如今,当年活跃在该流域的号工、号头们,在世者已是寥寥无几了,而船工号子也已濒临绝迹。梁永和意识到:船工号子尽管已经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并且也已失去其实用价值,但其借鉴使用价值和古运河文化研究价值却很大,应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资料。他以八十多岁高龄,不辞辛苦,为船工号子录音录像。在梁永和的尽心传授下,武城县文艺工作者根据运河号子,有的创作了文艺作品在刊物上发表,有的在县文艺活动中将其搬上舞台,让世人重睹运河船工号子的风采。


上一篇:【民间音乐】海洋渔号(长岛渔号)(山东省)传承人:朱大相

下一篇:【民间文学】何世环满语故事(黑龙江省)传承人:何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