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伍子胥打马过乌江(亳州市)
2021-05-10 10:44
【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安徽省亳州市
【简介】
伍子胥与太子建逃奔郑国,太子建被郑定公与子产诛杀。伍子胥携幼主胜及继母马夫人一骑三人奔逃吴国。行到楚地也就是今天的永兴一带,被费无忌侦知带兵追杀。永兴镇解甲集传说伍子胥载着马娘娘和幼主胜逃亡从这里经过。
“集的前面有一座小桥,他们过了以后,这个桥就塌了,把追兵拦住了,给了三人喘息的机会。后来这个桥就叫个迎凤桥,凤是指马娘娘”该传说的传承人李义修介绍,马娘娘身体不好,为了让儿子脱险,她投井自尽,伍子胥发现后就脱下了盔甲,盖住马娘娘的尸体,上面又盖了些草,直奔东南乌江去了。
乌江发源于利辛县李寨村,从江口集注入颍河。历史上屡发水灾,正是这条河挡住了伍子胥逃亡的道路。“那个水流湍急呀,后头又有追兵,伍子胥两腿一夹马,后背一扬鞭,马知道人性,它一跃过去了。”李义修介绍,借助这匹战马的神力,伍子胥经过千辛万苦过昭关,成功逃到吴国。
18年后,伍子胥率兵伐楚,鞭尸楚王,成功复仇。班师回吴路过当年逃难的小村庄,找到当年马娘娘投井的地方,建庙宇祭祀,如今这座方圆几百亩的高大孤堆已经成为安徽文物保护单位。这时候,当地人才知道当年解甲求饭的武士就是大将军伍子胥,为纪念他的忠贞,这个小集取名解甲集。为了纪念马娘娘自杀护子的功绩,当地人称马娘娘投井的土井为落凤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