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间文学

【地区】安徽省亳州市

【简介】


相传,曹操曾回家乡驻军、练兵。可惜这里只有一口水井,但来的有千军万马。人要喝,马要饮,水哪能够用呢?何况,当地的百姓也不能因此扎住脖子呀!士兵和老百姓为了争水,常常发生纠纷,士卒们个个年轻力壮,胆子也大,自然都挤在前边;百姓们都不是对手,老、弱、病、残更只能干瞪眼了。有时还互相扭打起来,自然都为此叫苦连天。再说,大家一哄而上,容易失足落井,很不安全。



于是,民怨沸腾起来。有个老人便说,曹操吃粮用草全靠百姓,却不肯让百姓喝点水,不得民心,绝没有好结果。没想到这话被士兵听见了,士兵便老人绑了起来,送到曹操那里要问罪。那老人眼看凶多吉少,连连给曹操磕头,请求不要杀头。



曹操连忙把他搀了起来,问清了缘由,哈哈大笑说:“你们因为喝不到井水,背后骂我,骂得对呀。”随后让人抬来一块很大的长方石板,在它的两头打出两个大圆洞,然后把这石板放在井口的正中间。于是这口井就成了四眼井,每一个眼里都能放下吊桶打水了。曹操指着它对大家说:“今后,这井两眼给军用,两眼给民用,永远不许互相争抢,也就不会有人失足落下去了。”



人们都很感激曹操,后来一直照他说的那样办。因为打水的人彼此相处得好,就觉得井水特别甜,又因为它曾有酸、甜、苦、辣的经历,所以人们也仿佛能从中品尝到那种不同的滋味。


上一篇:【传统技艺】汕头潮菜烹饪技艺(汕头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木兰传说(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