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传统舞蹈

【地区】吉林省吉林市

【简介】


宁古塔的舞龙舞早是从吉林的“龙华会”(龙华会是清末浙江的秘密会党之一,是终南会的分支,制定的檄文提出“收回大明江山”、“把田地改作大家公有财产”的政治纲领)传来的,开始是由各商号一家抽一人拼凑起的临时班子舞龙。自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回民义务消防队成立后,便成为宁古塔回族的独艺、名艺,之后舞技日益臻练娴熟,成为独具特色的宁古塔传统艺术。 


宁古塔的龙灯是“鼓龙”,为竹架布皮,硬节组成,弯曲灵活,比软节布皮的龙灯好看,富有立体感。舞起来,活龙活现,如同真龙在云端飞舞。每年都要重新换一次“龙皮”,舞龙人自制的“乾碗蜡”,亮度大、活性强,任龙灯怎样在空中翻滚,“碗蜡”始终向上。从龙头到龙尾共有十二节组成,外有一个耍“斗球”的。花样有折龙、叠龙、龙超水、龙吸水、龙云雾、龙门架等十多种。龙灯舞动起来,英姿飒爽、雄姿勃勃、飞跃在万人之上,潜浮于观众之中,在夜灯火辉煌映衬下,时而穿云拨雾上下翻腾,时而仰卧视天搅水,时而奋力追赶彩球(“斗球”)。再加上唢呐吹奏的“大龙尾”曲调和不断变换的鼓套以及云彩灯上下“飘动”的紧密配合,犹如真龙搅水,翻江倒海,引人入胜。每有舞龙,城郊村屯的男女老少,早早就到街上等待。舞龙队出现,来往行人都要驻足观看,称赞不已。再加上孩子们戏笑穿梭,绘制出一幅吉祥欢乐的画图。

上一篇:【传统舞蹈】蒙古族萨吾尔登(吉林市)

下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武医太极拳(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