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伊斯兰教饮食习俗(临沧市)
2021-05-06 10:24
【类别】民俗
【地区】云南省临沧市
【简介】
养身之道,莫大于饮食。自古以来,谁都离不开饮食。但是,穆斯林的饮食却有自己的特点。“当食而不食,有违造化之恩;不当食而食,又属己私之用。” 《古兰经》对此阐述得很明确、很透彻,前后几十处反复强调,并作了严格的具体的规定,这对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回、东乡、撒拉等民族群众的饮食习惯,有直接和深刻的影响。
《古兰经》提倡穆斯林选择佳美的食物,享受佳美的食物,但反对贪婪的享受,特别是比较富有者,在自己享受时要注意施舍一部分给贫穷者。由于受《古兰经》的影响,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其主食和菜肴原料比较丰富。除享受米、面等主食外,主要享受蔬菜、瓜果、鱼肉、蛋乳油、调味品等。在肉类方面,穆斯林不是不吃荤,二是根据《古兰经》的规定,有选择的吃。如畜养之类的牛、羊、鸡、鹅、鸭,山野之类的獐子、兔、鹿,水潜之类的鱼、虾,飞翔之类的天鹅、野鸭等。穆斯林根据上述原料可制作出两千余种清真菜,其中有以爆、烤、涮、烧、酱、扒、炸、蒸为主的牛羊鸡肉食佳肴上千种,因地域不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不同风味的名菜。如羊肉泡馍、手抓羊肉、涮羊肉、全羊席、烩小吃等已闻名中外。
《古兰经》严格禁食自死物、血液、猪肉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古兰经》规定不吃任何自死物,包括“勒死的、捶死的、跌死的、牴死的、野兽吃剩的动物”。但是,《古兰经》强调禁食也不是绝对的,在危及生命等特殊情况下可以适当吃一点。“凡为势所迫,非出自愿,且不过分的人,〔虽吃禁物〕,毫无罪过。”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非但不吃猪肉,自死物、血液和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而且连做过猪肉的锅、碗、盆、筷、案板等都不用。穆斯林还禁吃驴、骡、马肉及性情恶劣、喜吃污秽、形状怪异、暴目、锯牙、钩爪、吃生肉者等,如虎、狼、豹、狸、狗、猫、鹰、鹞、鸷、鳍、刺猬、熊、猴、蛇、田鸡、鼠等。对食海生动物也很讲究,不吃螃蟹、鳖等。穆斯林对可食的牛、羊、骆驼、鸡、鸭、鹅等畜禽,要请阿訇或懂得伊斯兰教宰牲规戒的穆斯林来宰。宰前要洗大小净。宰时,要诵真主之名。穆斯林认为,世界上万物皆属于真主,万物的生死都由真主掌管,所以宰牲时必须念“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安拉至大”,以示宰牲已得到真主的许可同意,否则不能食。各族穆斯林不吃非穆斯林宰的畜禽。
《古兰经》禁止饮酒。酒产生于远古时代。早在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前,阿拉伯人就酷爱饮酒。伊斯兰教创立后,穆罕默德对饮酒采取了禁止的办法。在《古兰经》中曾三次提到禁酒。《古兰经》明确地指出了饮酒的利弊关系,并强调指出了饮酒实属大罪。后来有人不听劝说,继续喝酒,并在酒后做礼拜时念错祷词,《古兰经》的《妇女》章便定下了酒后不准做礼拜的戒律。《古兰经》不仅指出了饮酒的危害,而且还将此提升到一定高度加以阐述,并从此严格戒酒。我国的回、东乡、撒拉等民族的穆斯林,由于受伊斯兰教的影响,在饮食生活中,严格禁酒,毫无变通,长期以来,便养成了不饮酒的习惯,并且深深认识到饮酒的危害。饮酒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利,还易人之志,浊人之神,使智者惑、贤者愚、廉者贪、洁者淫。在历史和现实生活当中,因饮酒耽误国家大事、败家、丧身、违法乱纪、为非作歹、毁坏名誉者不胜枚举。因此,我国各族穆斯林认为饮酒是不光彩的,是“亥俩目”,故严格禁止。对孩子从小就进行教育,不许饮酒。无论是烈性酒、甜酒还是啤酒都在禁止之内。
回、东乡、撒拉等民族的穆斯林还禁止抽烟。《古兰经》中没有戒烟的条文,这主要是因为烟草在世界上才流行四百余年。但穆罕默德曾说:“凡是醉人的都是禁止的。”所以,我国穆斯林一般都不抽烟。特别是穆斯林严格禁止抽鸦片烟。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包括清真寺也禁止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