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佛教饮食习俗(临沧市)
2021-05-06 10:18
【类别】民俗
【地区】云南省临沧市
【简介】
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力戒杀生,倡导素食。由于教规的缘故,形成了佛教徒们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在中国,除谣藏、蒙古及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他民族的佛教徒都是坚持素食的。
素食。民间俗称“吃斋”,“索”是洁白、粗略之义。素食就是不杂鱼肉滋味的食物。中国内地佛教徒为什么要坚持索食呢?这是因为汉族僧人信奉的是大乘佛教l十猁坤骋}兰誊萨戒”。许多经文中都有反对饮酒、反对吃肉、反对吃五辛(葱、薤、韭、蒜、兴蕖)的条文。佛教认为“酒为放逸之门”。“肉是断大慈之种”.饮洒吃肉将带来种种罪过(有所谓“饮酒十过”、“饮酒三十五过”、“饮酒三十六失”之说)。吃肉必杀生,背逆佛家“五戒”。佛教认为,若食酒肉,“即同畜生豺狼禽兽,亦即具杀一切眷属、饮啖诸亲”,罪过可谓大矣。其实,佛教戒律中所规定的不准吃荤的“荤”,仅仅是指大葱、大蒜之类气味浓烈、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食物,并不包括肉食。至于有些佛教徒不愿意吃肉,是因为怕所食之肉来自杀生。因此,佛经《十诵律》提到三种肉为“净肉”:一是非自己杀生的肉、二是不叫他人杀生的肉、三是未亲眼看见杀生的肉,这三种肉佛教徒是可以吃的。《涅巢经》在上述三种“净肉”之外,另添六种:一是命尽自死的鸟兽之肉}二是鹰鹫之类猛禽吃其他鸟兽剩余的肉;三是不为己杀的肉;四是自死多日已自干的肉;五是偶然相遇而食的肉i六是以前已杀的、不是现在为我而杀的肉。这就把“净肉”扩展到了九种,佛教徒可以放心食用这九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