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别】民俗
  【地区】南昌市
  【简介】
  梦山,位于新建县石埠镇境内,距南昌市25公里处,距县城20公里,占地面积为15平方公里,南北走向,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500米,主峰海拔高为235.8米,称罕王峰。
  梦娘娘庙位于罕王峰,正殿为梦娘娘神像,左右金童玉女侍候,旁殿供观音大士神像。大殿两厢设梦床,男左女右,供术梦者“服梦”之用。庙门前有一副楹联,曰:“大梦梦中原是梦,此山山外更无山。”
  梦娘娘庙建于南宋宝祐年间(公元1253—1265年)。宜丰县举人姚勉在赴京科考前夕,曾在梦山夜宿,梦见刘护之母罗氏托给他一个好梦,当年高中状元(公元1253年),姚勉回家后,在梦山便捐资增建一座宫殿,内供刘护之母罗氏偶像,名为之“梦娘娘”。也叫“梦娘娘庙”,又叫梦山。
  三国蜀王刘备曾孙刘护在东晋元帝建武之年(公元317年),佐晋中兴有功,元帝封刘护为广惠王,刘护母亲罗氏协庆夫人。公元318年,刘护率领众将来到梦山,因平乱有功,元帝就战地加封刘护为罕王,所驻山峰为罕王峰。南北朝时期,公元502年,和尚李月鉴在梦山建罕王庙,庙中供三王塑像,正中为罕王刘护,其左为其舅英毅王刘铿,右为其弟广顺王。
  梦娘娘托梦的传说名扬海内外,相传求梦甚灵,前往求梦的人络绎不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描写梦山作品和故事,如姚勉,施肩吾,朱权,张位,喻嘉言,朱轼 ,胡中藻,陈宝箴、文廷式,张勋,陈三立,胡先骕等名家,极大丰富了梦山文化内涵。
  梦山文化是赣鄱文化的一朵奇葩。作为一种文化,融合了儒家的伦理和道家信仰情怀,其内涵丰富、功能多重且效应弥强,形成了独特的梦山文化,影响了千余年来江西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发展,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的人文精神,具有极高而重要文化价值,至今光辉夺目,魅力不减。

上一篇:【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东湖打梭子(南昌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金银饭(临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