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北刘风俗(南昌市)
2021-04-29 17:22
【类别】民俗
【地区】南昌市
【简介】
北刘风俗抬菩萨轿子亦称“轿舞”。发源于南昌市青山湖区昌东工业园区内的胡家村委会北刘村。始于清康熙年间,至今有五百余年的历史。
相传,明朝末年刘氏先人从四川调任南昌知府。明灭后,不愿在清朝为官,被迫害致死,其儿子由家丁聂三、聂四抚养成人,隐居郊区务农。子孙繁衍成南刘、西刘、北刘三个村庄。北刘为感念恩德,遂将聂氏兄弟与福主菩萨、东海龙王置于祠堂敬奉。为求菩萨庇佑,在每年的中秋之夜和春节期间,将菩萨抬出来在村里村外游走几圈,以祈平安和庆贺节日。历经数百年的演变,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风俗。其主要内容为:先将轿子从祠堂抬出,扎好抬扛,再敲锣打鼓由房族长将菩萨抱出,安放在官椅中,请画师给官椅和菩萨装金。官椅正前方写上吉祥话语,靠背插五彩小旗,两侧及前边插香烛。起轿后,随着鞭炮锣鼓声来到村中心场地,表演“闪轿”、“磨轿”、“翻轿”等舞蹈动作,之后,再上每家每户去喝彩。彩词多为祥瑞祝福字眼,颂古唱今,一领众和。喝彩完毕,回到祠堂门口,由房族长祭轿后,将菩萨请回祠堂案位。如今轿舞队伍中还增加了龙灯、高跷、宫灯等的表演。
北刘风俗源于祭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特色和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其萌生、发展和不断创新,历经数百年,形成集舞、乐、灯彩为一体的乡村艺术,观赏性强,内涵丰富,对研究南昌地区的民俗文化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