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耿马傣族剪纸(临沧市)
2021-04-29 11:36
【类别】传统美术
【地区】云南省临沧市
【简介】
耿马有着悠久的民族发展历史和积淀丰厚的文化底蕴,剪纸是至今仍然存活着的中国纸文明的展现,全国有20多个民族有剪纸艺术的习俗和传统。中国剪纸从考古发现的物证看,至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随着中原的造纸术传入耿马,现今的孟定芒团构皮手工造纸已被称为造纸术的“活化石”,被列入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耿马傣族剪纸其最早的图形样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其发展的历史与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并存的。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面貌并广泛用于祭祀、礼佛、丧葬、赶摆、泼水节、傣族刺绣和记述故事的剪纸连环画等方面。耿马傣族剪纸的材料主要使用“白绵纸”和“布”。孟定手工造纸白绵纸,是傣族剪纸惯用的纸张;“布”多采用白色或彩色绵布,有时也用绸、绢等布料。
傣族剪纸以特制的剪刀、刻刀、凿子和锤子为工具,其剪刀和刻刀具有尖、利、仄、薄的特点,一般可剪八层纸;凿子和锤子有稳、钻、灵、活的特点,一次可凿五十余层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一种是即兴剪纸,剪无需稿样,随手可剪;另一种是非即兴剪纸,凿则需要稿样,按样制作。
耿马傣族剪纸应用较为广泛。它与当地傣族的信仰、傣历节日、生活习俗等密切相关。耿马傣族全民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以他们剪纸的题材和饰物都与宗教紧密相连。这类剪纸形式,表达随意,不受固定图案样式的限制,具有浓郁的佛教特色和傣文化深层内涵,这也体现了傣族深厚的文化积淀,最具特色剪纸图案有召武定的传说、神牛公主的故事、孟定的故事等。在一年一度的傣历泼水节、开门节、赶摆等节日中,傣族人民都会用剪纸(布)制作、装饰一些物品到佛寺、白搭、榕树旁、水边等完成节日中祭祀活动。而在日常生活中,耿马傣族也会用剪纸装点、美化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