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凤庆唢呐曲(临沧市)
2021-04-28 10:32
【类别】传统音乐
【地区】云南省临沧市
【简介】
唢呐,双簧气鸣乐器。公元3世纪,唢呐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唢呐的音色雄壮,音量较大,管身由红木制,呈圆锥形,上端装有带苇哨的铜芯,下端套着一个铜制的碗口。在台湾民间称为鼓吹;在南方是“八音”乐器中的一种,在河南,山东称作喇叭,有百鸟朝凤、豫西二八板等著名曲目。唢呐发音穿透力、感染力强,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发展为传统唢呐与加键唢呐,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管弦乐团以及民族交响乐团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唢呐在凤庆己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一经引入就表现出强大的生机,自三百多年来流传至今。凤庆唢呐音乐之所以经久不衰,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在于,它深深扎根于民间,紧跟时代,不断丰富和发展。唢呐音乐有着广泛的人民性和积极的社会功能。不仅如此,唢呐音乐能够活跃农村群众文化生活。